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昭通市巧家县崇溪镇崇溪社区的福鹿园家庭农场已经热闹起来。几十头体格健硕、毛色光亮的梅花鹿,宛如“林间精灵”,有的奔跑嬉戏,有的低头啃食着沾满晨露的牧草,有的“悠闲漫步”,有的欢快“吟唱”。阳光洒在绿意葱茏的草场上,露珠折射出晶莹的光彩,构成一幅灵动和谐的乡村画卷。
伴随着呦呦鹿鸣,在福鹿园家庭农场务工的周邦能开启了一天的喂养工作。“自张老板返乡创业以来,我一直在农场干活,月收入1000元左右,这里离家近,既能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到家里年迈的母亲。”周邦能笑着说。
周邦能口中的张老板叫张合贵。前些年,张合贵在陕西省宝鸡市一家梅花鹿养殖基地帮忙管理和养殖,学到了梅花鹿养殖技术。敏锐捕捉到国家鼓励特色养殖的政策机遇和鹿产品市场的广阔前景,他凭借多年所学,毅然返乡开启创业之路。
“2022年,我首次引进了21头吉林梅花鹿,建设了福鹿园家庭农场,到现在已经养殖快3年了。现在每头鹿一年可以割2次鹿茸,能割5斤左右,按照2000元一斤的价格,单头鹿仅鹿茸的年收入就可达万元,一年下来总的收入还是有10多万元,到今年差不多已经回本了。”张合贵算起了“鹿经济账”:“梅花鹿耐粗饲、不挑食,平时就是以喂草为主,轻料的话就是喂一些玉米、大豆、麦麸之类的,养殖的成本远比猪、牛、羊的低,而且梅花鹿浑身是宝,鹿茸、鹿血、鹿肉、鹿骨、鹿筋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带来的经济价值远超其他畜牧。”
致富不忘桑梓情。在发展养殖的同时,张合贵也不忘邻里乡亲,尽己所能地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增收。他先后雇佣了3名本地村民作为长期小工,负责割草、清理鹿舍等工作,每日工作时长大约4-5个小时,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并且免费提供伙食,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每位工人每年至少增收1万元。
“养殖梅花鹿是我的梦想。”张合贵打算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实行双向增殖计划。一方面通过自身饲养梅花鹿进行繁育来增长数量,另一方面通过继续购进来增加鹿群数量,最终形成100只吉林梅花鹿的初步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鹿主题音乐餐吧、亲子生态游体验基地、鹿园野营烧烤等经营项目,打造集“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立体化产业,实现多元化创收。
福鹿园家庭农场的繁荣景象,不仅是崇溪镇盘活乡土资源、吸引返乡人才“招小商、招实商”的生动缩影,还是探索特色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张合贵从离乡学艺到返乡兴业,以梅花鹿养殖铺设了一条带动乡邻共同奔赴美好生活的致富路。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蒋英琴 张云萍 王晓倩 张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