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鲁甸县立足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和群众期望,通过建立“群众点菜、政府买单、送菜到家”的培训机制,以电工、家政服务员、电子商务师等培训为主,将培训课堂开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成为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技能劳动者,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次培训太受用了,不仅是免费的,学习完成后还能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这对以后更好就业很有帮助。”在茨院乡板板房村举办的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培训班上,学员赵发玉和来自全乡6个村的59名学员在教练的讲解指导下,认真操控叉车进行前进、后退、升降、转弯、叉货、转移等实操训练,大家分组练习,现场秩序井然。赵发玉介绍,在为期15天的培训中,老师们讲授了理论课和实操练习,让大家系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学到了一技之长。
“培训是根据市场、企业的需求以及劳动者的就业意向,采取订单式、定向式的培训。学员考试合格取得证书以后,我们就根据学员的就业意向,向省外、省内的企业进行输送,真正实现出校门、进厂门。”鲁甸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力技能培训是保障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鲁甸县在加强引导和政策赋能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切实发挥技能培训在稳就业、促增收、助发展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鲁甸县采用“技能证书+专项证书”的“双证”模式,以外出务工返乡农村劳动力以及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开展了多类型技能培训,有网络创业、电工、焊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家政、小儿推拿、食用菌栽培、中草药种植、畜禽养殖等近20个培训工种,助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目前,全县已开展64期培训,涵盖重装卸机械操作、网络创业、家政服务、中草药种植等工种,参训学员共计2805人。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朱刚权 罗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