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大好时节,在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生基村茶园,新芽吐绿,茶香四溢,茶农们一大早就背上茶篓忙着采摘春茶。“茶叶可是金叶子,我家的10亩茶园一年卖了四五万元。”正在采摘茶叶的王海花笑着说。
滩头乡生基村有着种茶的传统,苗族、汉族等民族互嵌融居。全村从2018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茶叶,经过多次提质改造,茶产业面积达到8000余亩,受益群众1700余人。茶叶品种已从单一的地方品种发展到富选9号、乌溜枣、黄金茶等多品类,茶产业成为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村民王海花一家种茶20多年,以前受品种、种植技术的制约,经济效益未能很好释放。2018年以来,她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品种改良,并学习管理经验,经过几年的发展,茶叶长势良好,产值进一步提升。“现在有技术指导和良种良法,我对发展茶产业有信心。”王海花说。
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来,盐津县立足资源禀赋,加大茶产业品牌培育力度,建设了盐津县国营坪头茶厂、陈龙茶厂、六品茶厂,“苗岭碧芽”“毛尖”“黄金芽”等系列产品走俏市场。目前,生基村茶叶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盐津茶·云津”荣获昭通市 10大老字号品牌荣誉。
随着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电商成为生基村销售茶叶的新渠道,茶农通过直播带货、经营网店等方式,将茶叶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2024年,全村茶叶产值突破千万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当地将围绕基地规模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目标,加大技术指导,助推产业做强做优,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让群众在这项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让茶树成为助农增收的“摇钱树”。
目前,生基村茶叶种植已达8000亩,受益群众达1700多人,产值过千万,通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茶叶已成为了促进生基群众稳步增收的“摇钱树”,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艾欣 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