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以乡村振兴‘先导工程’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力争实现竹工艺品、竹炭加工零的突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近日,在昭通市镇雄县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杉树乡细沙河村被授予“五面红旗村”流动红旗,成功创建“产业发展红旗村”,在交流经验中谈起未来的打算时,村支书曾品松“动”力十足、信心满满。
细沙河村国土面积3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肉眼所见多为竹林。在争创“产业发展红旗村”中,该村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全力发展竹产业。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公司纽带作用,形成“党支部+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动员党员进地入户3000余人次,规模化种植竹子3.2万余亩,建成万亩连片示范基地1个。先后引进黑颈鹤生物科技和众兴农业2家龙头企业,分别投资6000万、3000万建成竹笋加工厂2个,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成功打响“云笋”品牌,促进竹产业品牌化发展。目前,细沙河村竹笋年产量5000吨以上,产值超5000万元。竹产业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绿色银行”。
竹产业的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大幅增收,也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2022年,细沙河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5.02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获益6000余元,也因此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村、昭通市“绿美竹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被镇雄县委授予“产业发展红旗村”流动红旗。
镇雄县像细沙河村一样被授予流动红旗的村(社区)有30个。开展“五面红旗村”创建,给村与村之间搭建起了“一较高下”的“比武擂台”,充分激励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动力,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该县争创“五面红旗村”活动开展以来,各村铆足干劲,因地制宜地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等方方面面,脚踏实地地干起来、动起来,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干事氛围。
2022年度,镇雄全县共有132个村(社区)参与“五面红旗村”评选,通过村(社区)自评争创、乡镇(街道)评选推荐、县级审核评定,最终确定30个创建名单,其中多个村(社区)连续两年夺得流动红旗。
“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明和谐建设,构建和谐美丽社区。”获得“文明和谐红旗村”流动红旗的大湾古镇社区党组织书记何发崇表示。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