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盐津县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完善盐津县“4+2”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势,在办实事、解民忧上持续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盐津县聚焦和美乡村建设,从细化网格、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出发,围绕做好劳动力、学生、妇女、老年人等群体的服务,依托网页、户外大屏、应急广播终端等渠道,围绕村务透明公开和意识形态工作覆盖,建立盐津县“4+2”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形成“一网多责、一网多能、一网多维”的网格化组织体系。
在平台信息更新时,整合各行业部门工作力量,建立挂包帮扶单位“月走访”制度,帮扶干部在走访中发现的新情况及时建立台账,村(社区)工作人员适时更新数据信息并追踪事件办理成效,进一步实现信息联动、数据动态更新,多网合一、网网相联、格格相扣。近期,该县各村(社区)党组织、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对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等进行摸排,利用“4+2”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或通过村级“大喇叭”、村民小组微信群等形式,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推送就业岗位,不断精准就业信息,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
在治理体系上,盐津县进一步理顺治理“链条”,坚持信息数据化、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激活4+2”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在法治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近日,盐津县人民法院通过“专题研判+法治课+法治培训”的形式,干警深入乡镇、村(社区),奔忙在校园、车站,给学校师生上法治课,给群众讲法治小故事,给即将外出的务工人员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落实落细落地。
在治理成效上,为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群众反映事项办理落实“红黄”榜动态监测管理,县乡村组协同发力,坚持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系,不断提升为民办实事的“速度”、解民忧民盼的“温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普洱镇迎兴社区以强化党建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为抓手,围绕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五兴”内容,建立党员+(致富能手、知名人士)+群众互助小组,采取小组组建、开展承诺、组织互评的方式开展互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吕军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