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旺乡政府 供图
新房整齐矗立、道路洁净宽敞、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在昭通市彝良县洛旺乡小河坝社区安置点,一个从大山深处搬迁而出的苗族村寨,正抒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画卷。
小河坝社区依白水江而建,距洛旺乡政府所在地0.6公里,距彝良县城99公里,下辖22个居民小组,其中,安置点居民小组5个。小河坝社区村民中,苗族群众占比约31%。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白水江畔 供图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2019年,洛旺乡党委政府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工程。“我们现在住的是几十平方米的楼房,比起搬迁前的‘趴趴屋’,好太多了!”居住在小河坝社区的居民开心地说。
搬入新家只是第一步,洛旺乡党委政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思路,建设安置点内外道路、污水处理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新建扶贫车间,引进初加工培训基地,真正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扶贫车间 供图
为了让搬出大山的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小河坝社区党总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向群众宣讲扶贫政策,引导当地群众移风易俗,并把民族团结写入了村规民约。
“群众以前读书只为识名识字,现在大家知道,读书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发展。群众以前有衣穿、有饭吃就觉得满足,现在大家更希望能够勤劳致富奔小康。群众以前卖农副产品都会觉得害羞,现在大家能够大大方方地外出务工。广大群众搬迁到安置点后,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小河坝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克镜介绍,社区还设立了村史馆,收集展出各民族手艺人的代表作品,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网通讯员 姜行 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