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彝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7:57: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昭通市彝良县文化和旅游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宣传模式、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等措施,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推进文旅融合 挖掘民族旅游经济

  近年来,彝良县文旅局深入挖掘当地民族文化,探索“旅游+民族团结进步”模式,促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通过在小草坝等景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展示专栏、宣传牌、宣传展板等,营造景区浓厚创建氛围,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召彩与卯蚩彩娥翠》是流传于滇东北苗族中一则古老的爱情故事,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围绕该故事,彝良县文旅局邀请音乐制作人创作了《卯蚩彩娥翠》《决战朝天马》《小草坝》《十里花溪》4首乐曲,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为小草坝旅游景区的推广及彝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借助“天麻之乡”的美誉,彝良县在小草坝景区举办天麻采挖节,让游客体验采挖天麻的乐趣。既拓宽了天麻的销售渠道,又增加了旅游收入,还传播了彝良的天麻文化,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立足行业实际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彝良县文旅局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助推13个项目列入省市非遗名录,并在彝良县文化馆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为让更多群众了解彝良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旅局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守护非遗 传承文化》系列报道,展示彝良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龙街乡陇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再建于清末民初,融江南园林和欧式风格为一体,是彝良县成功申报的第一批市保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其部分建筑已被毁损。2021年,彝良县文旅局争取到35万元建设资金,对陇氏庄园外墙、绣楼等进行加固修复,加强了民族文化精品的保护。

  开展共融共建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多年来,彝良县文旅局坚持文化惠民的宗旨,广泛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参与民族节日大型活动筹备及民族工程项目建设,多元化展现彝良县民族风情、文化风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

  此外,组织了20余名少数民族文化能人到市文旅局参加乡村文化能人培训,选派了25名志愿者分派到树林彝族苗族乡、奎香彝族苗族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等少数民族乡镇开展文化工作。志愿者们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组织开展了红色革命教育、文艺培训、老年健身等宣传辅导。同时,“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也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云南网通讯员 方成坤 杨照伟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