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交通建设跨越赶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15:20: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原标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交通建设跨越赶超

公路成网、火车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昭通市综合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近日召开的昭通市第五次党代会总结回顾了过去5年的发展成就,摆事实、亮数据、谈经验,“晒”出了全市综合交通建设过去5年发展的成绩单。

5年来,昭通市有效破解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四大难题,新建高速公路12条,新增通车里程650公里,除永善县外,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硬化农村公路1.86万公里,昭通市成为“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市,镇雄县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5年来,成贵高铁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加快建设,昭通新机场全面开工;水富港中嘴作业区吞吐能力突破1000万吨;新建成水库20座,新增库容近2亿立方米;5G网络覆盖11个县(市、区)重要区域。

创新机制破解难题

昭通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地形地质地貌复杂、人才队伍薄弱、财力支撑不足等诸多困难,昭通市委、市政府打出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资源整合、科学执行的“组合拳”,有效破解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四大难题,以构建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打造大枢纽为重点,推动昭通交通高质量发展破困突围,切实筑牢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石。

强化创新驱动。昭通市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高速公路地方标准,将规划建设的12条高速公路分为7大类别,实行“一路一方案”,高标准推进项目实施;按照“交通+旅游+产业”理念,建成大山包一级公路和全省唯一的户外郊野绿道——昭璞绿道;采取打捆招标、DBFO模式、引进大中型企业参与等模式建设“十有”农村公路。

强化人才支撑。昭通市高薪引入40余名高端投融资人才组建专业化投融资团队,以市场化资本运作撬动综合交通项目融资;实施交通领域“凤凰”“鲲鹏”“雏鹰”等人才计划,引进27名高层次人才、130名优秀紧缺人才;组建由院士专家领衔的专家外援团队,对交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技术等给予咨询指导,同时培养80余名副高以上工程师,为全市交通建设提供人才智库支撑。

强化资金筹措。结合工作实际,组建了昭通市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市航旅集团、昭信融资租赁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并依托项目公司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统筹资金调度,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与中铁建、中交建、中电建等央企合作,筹措高速公路建设资金185亿元,最大限度控制安全、质量和工期,节约利息近26亿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融资推介会、发行专项债券、设立交通产业基金等方式筹措资金,确保规划实施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强化项目监管。昭通市纪检监察部门指派监察专员对建设管理各方进行督察,公开招聘15家造价咨询机构,对项目推进情况、资金拨付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全过程监督,对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从设计、监理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飞行检查”,对质量安全进行穿透式无死角检查,全力确保施工管理、资金运行及工程质量和安全。

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昭通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推进以高速公路为引领的综合交通建设,高速公路在建里程、投资总量、建设速度领跑全省,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5年来,全市综合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58亿元,是“十二五”的4.6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新建高速公路12条,新增通车里程650公里,跃居全省全列,打通出滇入川、进黔高速通道11个,除永善县外,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市内“两小时交通圈”。

5年来,全市航线从2条增至11条,昭通新机场开工建设;成贵铁路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开工建设,镇雄、威信迈入高铁时代;水富港扩能工程一期建成运行,3000吨级船舶可沿江直达上海,年吞吐量63万吨小码头跃升为1000万吨的枢纽港口。

5年砥砺奋进,5年攻坚克难。为推动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昭通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实施交通先行战略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昭通市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对昭通综合交通规划问诊把脉,聘请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同济大学等顶尖规划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研究,找准与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结合点和交汇点,系统提出了昭通未来5年交通发展目标,涉及重点项目20项,总投资达2475亿元。

为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昭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国家部委、省直厅委办局沟通对接,争取国家层面将叙毕铁路、渝昆高铁、都香高速公路、昭通机场纳入“十三五”建设盘子,同意参照国高网给予沿江高速3条连接线中央车购税补助。争取省级层面将11个高速公路项目纳入“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建设盘子。5年来,累计争取部、省支持综合交通项目2280个,补助资金265.2亿元。

此外,昭通市还强化项目前期工作,优先解决项目前期工作经费6000万元,滚动用于开展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聘请专业团队开展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研究,抓实有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压缩项目前期工作时间,为全市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抢先赢得了建设机遇。

夯实基础助推发展

金秋时节,昭通城南的大山包一级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沿线布局的昭璞绿道环境优美,吸引众多市民休闲观光,成为蓝天白云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昭通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山包一级公路和昭璞绿道不仅改善了沿线24万群众的出行条件,还筑牢了沿线3万多脱贫群众的后续发展基石。”

大山包一级公路全长55.32公里,起于云贵交界处的昭阳区烟堆山,经守望、凤凰、永丰、苏家院、龙树5个乡(镇),止于鲁甸县新街镇,顺接都香高速公路通往四川金阳,连接云贵川三省。作为全市交通扶贫的示范,大山包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对完善昭通高等级公路网络、发挥路网规模效应、助力旅游扶贫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唐高忠是鲁甸县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在大山包一级公路沿线的龙树镇等地建成蔬菜基地750多亩,种植的各种新鲜蔬菜主要发往昭通及昆明市场销售。他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次运送蔬菜到昭阳城区至少要耗时三四个小时,现在最多1个小时就到了。每车蔬菜可节约运费300元,一年下来可节约近7万元。”

永丰镇万亩荷塘醉游人、苏家院镇苹果飘香四方、龙树镇蔬菜基地助农增收、高原净土大山包镇成为昭通旅游崛起的新引擎。在大山包一级公路和昭璞绿道的带动下,沿线乡镇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民生”“交通+发展”融合式发展成效明显,大山包一级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路、富民路、产业发展之路。

昭永公路穿越山河峡谷,把一个个小山村串联,成为沿线40多万山区群众的发展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新建及硬化上百公里通乡、通村、通组路,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助推花椒树长成致富大产业,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花椒村”。

改善基础设施,助推跨越发展。5年来,昭通市硬化农村公路1.86万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5万公里,昭通市成为“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市,进入全国示范市推荐名单,镇雄县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巧家县5万水电移民全面开启新生活;新建成水库20座,新增库容近2亿立方米;5G网络覆盖11个县(市、区)重要区域。(记者 沈迅 蔡侯友 谢毅)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