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刘道兵:返乡种植猕猴桃 勤劳走上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6日 14:44: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原标题:刘道兵:返乡种植猕猴桃 勤劳走上致富路

在大关县翠华镇田坝村石笋村民小组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小伙,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修路、引水,在大山里种植了50亩猕猴桃。今年,猕猴桃挂果了,现在正是采摘的好时期。

沿着泥泞蜿蜒的小路,笔者到达了刘道兵的猕猴桃基地。果园里,藤蔓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猕猴桃,让人有一种采摘、品尝的冲动。

这些酸甜可口的猕猴桃就是刘道兵三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2017年,在贵州省务工的他看到当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兴旺,考虑到猕猴桃营养和经济价值高,便萌生出回老家种植的念头。

为种植猕猴桃,刘道兵做了很多功课,到外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挑选优质种苗等。经过深思熟虑,刘道兵决定选择“贵长”这个品种,因为这一品种个大、果肉细嫩、果汁丰富。

刘道兵向笔者介绍道:“这个猕猴桃是属于美味猕猴桃的一种,我们以生态绿色的方式来种植,果子不添加任何药物,不套袋,全是阳光果。”

要想种出绿色生态、品质优的猕猴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防止病虫害,让猕猴桃有一个土壤肥沃、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刘道兵选择了海拔1600米的山地作为种植基地,没有公路,他就自己修了一条约1.8公里的路;没有水,他就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把水引来;天气变化、经验不足及资金缺乏等困难一点点地考验着他,但他仍充满干劲。

三年的坚持,在刘道兵的悉心管护下,猕猴桃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今年预计产量1万公斤,收入预计可达10万元。

现在正是猕猴桃采摘期,雨多路滑,车进不了地,刘道兵就用背篼把猕猴桃背下山,通过微信朋友圈对外进行销售。因口感较好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县城的部分超市、物流公司纷纷与他合作,新鲜采摘的优质猕猴桃能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订购猕猴桃。

为更好地发展猕猴桃事业,刘道兵开始尝试培育新的猕猴桃品种,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谈起未来的规划,他信心满满:“目前,已经培育了七八十株野生猕猴桃,以后就想在当地打造出独特的猕猴桃品牌,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发展。”(胡声宇)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