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昭通中心城区的昭通市人力资源产创培融合园,服务大厅、人才市场、众创空间、人才公寓、电商直播实训基地、数智就业服务中心等有序布局,沪滇劳务协作招聘会、创业故事分享、创业产品展示、直播带岗推介、职工维权宣讲等活动,吸引上千名创业青年及求职者踊跃参与。

分享创业故事、宣传创业政策、激发创业活力,在众创空间创业故事分享会上,入驻园区企业代表、镇雄县“90”返乡创业青年朱邦以自己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两次获奖为切入点,生动讲述创业扶持政策、劳务经纪人模式、“蜂鸟零工”就业服务平台发展历程等,赢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现在的创业环境更好、扶持政策更优、平台支撑更强。”朱邦介绍,经过5年发展,他和团队开发的“西南招聘网”“蜂鸟零工”就业服务平台注册用户1.1万人,去年带动零工人员增收110万元。入驻市级产创培融合园后,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变得更广、运营成本更低、管理更加规范,将带动更多零工人员就业增收。

在昭通智慧低空产业生态中心,通过业态前瞻布局,系统展示了从航拍机、农业植保机到教学训练机的无人机产品矩阵,覆盖了当前低空经济领域80%的应用场景。“目前,集团在昭通培养技能人才700余人,其中230余名无人机驾驶员70%自主创业,月收入8000元以上。”云南琻蓝翎人才发展集团副总裁宁兴理说。
“昭通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60余万人,务工经济是群众增收的基本盘。”昭通市人社局园区工作专班负责人郎耀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坚持外出就业、就近就业两手抓,立足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建成了一批以市级融合园为代表的创业就业园区、街区、工坊,以创新创业带动就近就业,推动“打工经济”迈向“归雁经济”。
“对基层人社干部来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郎耀介绍,目前园区签约企业45家、入驻41家,直接带动就业 662 人、间接带动就业7200余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产业需求+创新驱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新模式,推动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红利,赋能昭通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记者 沈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