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巧家县:中药材种植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14:58:00  来源: 云南网

  晨雾初散,位于牛栏江峡谷的昭通市巧家县东坪镇岳坪村中药材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海拔近3000米的高山梯田间,连片党参苗郁郁葱葱,村民们俯身于梯田之间,熟练地进行除草、培土,他们的谈笑声与山间的鸟鸣交织,奏响了大山深处的产业增收协奏曲。

  “这批党参苗长得特别好,根须发达,苗壮叶绿。”巧家颐药天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窦孝欢拔起一株党参苗,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我们育苗260亩,去年移栽的500亩长势比预期还要好。”
东坪镇与中药材的缘分,始于一场“知己知彼”的产业探索。立足山高坡陡、土地分散的现状,东坪镇通过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摸清5000多亩低效土地资源,并组织外出考察和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结合本地高海拔、温差大等自然条件,确定发展党参、黄精、贝母等中药材产业。

  通过“外引内育”,巧家县引进云南英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巧家药山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培育颐药天成、国铠农业等本地企业,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730亩,其中党参种植500亩,今年12月将扩种至2000亩。

  特色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路。自中药材基地建立以来,已累计带动3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累计用工1.3万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30万元。“以前出去打工,放心不下家里。现在从家到基地上班就十来分钟,一天能挣一百元,还能学到种药材的技术。”正在中药材基地分拣种苗的务工群众高顺珍说。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中药材产业关键环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持续优化中药材种植品类,扩大规模,探索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并加快技术升级与产业链延伸。通过补强薄弱环节、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初加工,提升产业韧性与产品附加值,更好地融入全县中药材发展格局。”东坪镇副镇长杨玉祥介绍道。

  如今,一批批党参、黄精在这里扎下根来,一批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这条路,不仅盘活了土地、带来了收入,更让群众坚定了留在家乡发展的信心。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魏婷婷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