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镇雄县以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构建以园区为龙头、车间为依托、工坊为载体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走出了一条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载体、回引群众返乡“家门口”创业就业的助农增收路子。

走进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熟练地裁剪、缝制、熨烫,一件件反光背心经过十多道工序后逐渐成型,机器运转声与工人交流声交织在一起。

“服装衣领要把它拉平,慢慢就得心应手了……”39岁的向梅是众多“凤还巢”中的一员。2021年,向梅返回家乡到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凭借多年在浙江务工积累的经验,从普通员工成长为车间组长。目前,她在公司主要负责做样衣,同时向员工传授基础的缝制工艺。“在外边打拼多年,学到一些技术,回乡就业不仅照顾老人小孩,工资也和外面相差无几,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向梅说。

在新入驻镇雄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云南龙升誉成体育用品公司生产车间,邓声芝一家4口用坚守诠释着“就业+团圆”的双向奔赴。在外地打拼多年,她选择和丈夫带着儿女扎根家乡。“看着新员工从不会到会,拿到收入,学到技术,越做越好,打心眼里替他们开心。”邓声芝认为,这份选择让在外漂泊的一家人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镇雄县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民生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回引返乡创业就业8.12万人(其中创业 2.83 万人、就业 5.29 万人),有序推动“务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为持续优化创业就业服务,镇雄县人社部门在产业园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企业用工信息,采取干部入户走访、局长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等方式,帮助群众找工作、协助企业招工人,打造“镇好就业”“镇好创业”的服务品牌。
镇雄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孟介绍,通过指导企业成立培训中心,自主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有效破解了“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难题。目前,全县已成立企业培训中心16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33人。
如今,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浓厚氛围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让就业者实现了就业增收,一项项精准务实的就业政策,正悄然转化为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幅兴产业、稳就业、促增收的美丽画卷正加快绘就。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龚睿 林绍博 申杰
云报集团全媒体采访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