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头图 >> 正文
昭通大关:传统蜡染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4:55:07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原标题:昭通大关:传统蜡染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昭通市大关县大力推动苗族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一系列以“传统工艺现代转化”为核心的苗族手工艺品融合创新发展项目培训应运而生,为古老技艺注入了现代设计的活力。

蜡染培训现场。

  在大关县五星苗寨,年近七旬的非遗传承人杨建花如今的生活有了新的节奏。她依然时常身着苗族特色服饰,与染娘们一同埋首于画蜡、染色、脱蜡的古老工序中,但她们手中的蜡刀,正悄然绘出不同于以往的纹样。

  靖安镇五星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光荣介绍,当地把年轻人送出去培训学习新的设计、技术,创造更多大众化的、现代化的产品,让古老技艺融合现代设计。

培训学员成果展示。

  五星村积极收集市场反馈,推出了背包、摆件、壁画、围巾等丰富多样、更贴近现代审美的蜡染手工艺品,拓宽市场。

  系列培训也创新性地探索“苗族工艺+筇竹”的深度融合。学员们围绕如何将苗绣的细腻纹样、蜡染的古朴图案创意性地应用于大关特色筇竹制品上展开学习与实践。

蜡染包。

  村民王慧说:“今年8月,我参加了当地组织的蜡染培训,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学着拿蜡刀、画直线。培训回来两个月,一直在做,目前我在为一家公司做订单样品。”从零基础到能承接订单,王慧的经历是许多参与培训村民的缩影。这场跨界融合,不仅提升了非遗传承能力与产业创新水平,更同步培养了既懂技艺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当地发展注入了“非遗+产业”的双重文化力量。

  而对于像杨建花这样的老传承人而言,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年轻人重新拾起蜡刀。如今,通过系统性培训和市场化的引导,古老的蜡染纹样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古老的技艺便在创新中真正“活”在了当下。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