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昭通市大关县靖安安置区福兴社区,一场为期6天的叉车操作培训正火热进行。47名学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叉车的启动、行驶、转向、装卸、堆垛等各项操作技能,期待通过考核获取证书,为未来就业增添一份“硬实力”。这是大关县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帮助群众稳就业、促增收,提升就业竞争力、端稳“就业饭碗”的一个缩影。

“政府免费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不管是为了个人发展还是将来出去工作,多一门手艺总是好的。”从天星镇沿河村搬迁到福兴社区的学员张洪国道出了参训学员的普遍心声。他表示,掌握一门硬技能,无论未来是外出务工还是在本地发展,都让自己更有底气。
技能是就业的根本。本次培训精准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旨在通过48课时的密集训练,使学员不仅能精准熟练地完成叉车基础操作,更能具备在不同工况和复杂环境下安全、灵活、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培训结束后,学员通过考试即可获得合格证书,为求职之路增添重要“砝码”。

对于从寿山镇元平村搬迁至滨江社区的陶贵强而言,这次培训更是“及时雨”,这张证书更是意味着收入的直接提升。在内蒙古的工地上务工的他,深知“持证上岗”的重要性。“现在工地上非常需要叉车司机,叉车效率高、灵活性好,但必须持证上岗。有了证,开叉车的月工资能达到8000到10000元左右。”一接到社区培训通知,他立刻从内蒙古的工地赶回家乡参加培训,牢牢抓住这次免费培训的机会,争取早日“持证上岗”,实现收入增长。
陶贵强的期待,正是大关县开展技能培训的目标所在。大关县始终将技能培训作为提升群众就业本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为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就业实效,大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密结合群众培训意愿、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式”“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2期,覆盖1303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达629人。培训工种呈现多元化特点,涵盖了叉车操作、网络创业(直播)、保健按摩、养老护理、手工木工、中式烹调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领域、广覆盖的技能提升培训。其中叉车操作培训尤为受到欢迎,已开展19期,培训902人次。
从“体力型”务工向“技能型”就业转变,大关县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技能培训,正不断拓宽群众的就业门路,提升就业质量,让更多劳动者像福兴社区的叉车学员一样,凭借过硬本领,稳稳地端起属于自己的“就业饭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何桂花 陈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