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水富:“CEO”在田野扎根,“新农人”为乡村造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15:52:13  来源: 昭通新闻网

  原标题:水富:“CEO”在田野扎根,“新农人”为乡村造血

  “招聘运营人才只看简历、听介绍,心里总是没底,现在聘前增加‘实战演练’环节,选出来的‘CEO’都有真本事,能把想法落地,能带村民致富。”谈起村里的CEO,云南水富市高滩村原党总支书记李结银赞不绝口。两年来,“90后”CEO郭振超带领团队打造“城市田园 果韵高滩”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47家企业入驻乡村,创造600余个就业岗位,带领村民户均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针对乡村资源盘活难、专业运营人才短缺等问题,云南水富市实施乡村CEO选聘培育机制,将青年人才的创业热情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结合,精准选拔、系统培育了一批有想法、爱农村、会经营的实干人才,让乡村CEO成为推动产业发展、联农兴村的关键力量。

  “赛场相马”精准选聘乡村实干人才

  水富市大力实施“归雁兴水”行动,引导更多有知识、有经验的人才返乡创业。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精准组织公开招聘,选聘过程中加入“实战考核”环节,由市农业部门、镇(街道)和村(社区)联合出题,组建考察组,针对村级产业基础较好的村,以正在实施的小额项目作为“模拟考题”,给予乡村CEO候选人有限资金和权限,让他们直接参与项目策划、推进、协调的具体环节,考察组全程跟踪评估其统筹协调、市场研判和群众工作能力等。对于产业薄弱村,以闲置资源盘活为“试题”,重点考察候选人的调研分析、资源整合及运营思路,确保选出的人“接地气、有本事”。

  “90后”郭振超是水富市第一个通过这种选聘模式任职的乡村CEO。他凭借着多年创业和基层工作经验,在2023年的高滩村乡村CEO“模拟考题”中表现优秀,赢得了考察组和村民的认可。任职后,他组建“营在乡村”管委会,倾力策划运营乡村振兴项目,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共享发展红利。“郭书记来了以后带着大家发展经济,我家现在开起了杂货店,闲暇时还可以去村里的水果加工厂务工,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安逸多了。”高滩村村民谢胜文感叹着生活的变化。

  截至目前,水富市已通过这种“实战选贤”模式,为其他村子选拔出6名优秀的乡村CEO。“乡村发展需要人才,人才不仅要会处事,更要会办事、办成事。”水富市云富街道组织委员陈庆林对此深有感触,“就拿郭振超来说,选拔他时正处于高滩村建设起步阶段,让他参与实际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我们亲眼看他如何调研、如何跟村民沟通合作、破解难题,他思路清、办法实,最后项目效果很好。这样选出来的人,我们用着心里踏实!”

  “厚植沃土”助推CEO成长扎根

  选得好,更要育得好、留得住,水富市构建“培育+激励”双轮驱动体系,乡村CEO聘任上岗后,实施“双导师”帮带机制,市委组织部委派金融特派员担任乡村CEO的“金融导师”,提供融资贷款、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等专业指导,明确镇党委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担任“成长导师”,在思想引导、项目审查、矛盾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

  “刚开始心里也没底,多亏了两位导师指导和帮助。”创办食品加工厂并带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太平镇乡村CEO回忆道,“有一次加工厂项目急需资金周转,眼看项目就要停滞,‘金融导师’了解后,帮我成功申请了低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后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镇党委书记和副镇长也出面帮助协调解决,这种强有力的支持,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持续提升乡村CEO运营产业、挖掘新增长点的能力,水富市每年组织到周边示范种植基地、产业园区考察学习、交流研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同时,水富还择优推荐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乡村CEO,赴高校参加系统培训或省、市级创新创业比赛。2024年以来,已推荐4名乡村CEO参加昭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组织的长期系统培训,更有2人在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创业之星”奖项,并获得项目经费支持。

  持续健全乡村CEO的激励保障机制,让乡村CEO有奔头、留得住、干得好。薪酬上实行“工资+分红”模式,由水富财政部门保障基础工资待遇的同时,实行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分红。畅通晋升渠道,将聘任的“乡村CEO”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进行培养,对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优先转任为村党总支书记。2023年以来,引进培育的6名乡村CEO中,已有3人因表现优异转任为村党总支书记,实现了从“经理人”到“带头人”的身份转变。

  “金点子”结出乡村振兴“金果子”

  水富市积极引导乡村CEO参与产业规划、技术推广、市场对接等关键环节,带动乡村和群众增收致富。

  在太平镇,乡村CEO龙荣国依托铜锣坝的原始生态资源和乌金猪养殖基础,发展壮大铜锣坝腊肉食品加工厂,并有效盘活4000亩集体林地,规模化推动何首乌、五倍子等林下经济产业,为2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预计产业全面落地后,将带动900多户群众参与中草药种植和生猪养殖。盐井村村民龙云海高兴地说:“年轻时还能外出打工,年纪大了只能在家务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家门口的种植基地就能上班挣钱,赚点零用钱,日常开销完全不用发愁了。”

  截至目前,全市选聘的6名乡村CEO已带动4个村实现产业蝶变,他们有的聚焦特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打造品牌,拓宽销路;有的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八方游客;有的整合闲置土地和房屋,发展民宿产业,在他们的带领下,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突破百万元,其中邵女坪社区年接待游客达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5500万元,户均年增收7万元以上。

  从“一头热”到“两头甜”,水富市的乡村CEO用他们的智慧与担当,谱写着“联农带农、兴村富民”的生动篇章。(通讯员 李明骏 殷秀芬)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