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彝良:筑牢粮食根基 交好丰收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14:25:29  来源: 微昭通

  原标题:昭通好“丰”景⑯丨彝良:筑牢粮食根基 交好丰收答卷

  风拂稻浪千层金,雨润玉米万仓粮。又是一年丰收季,彝良县稻谷、玉米等农作物进入大面积采收期。清风微拂,连片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随风掀起金色涟漪;无垠的玉米地里,饱满的果穗裹着棕红流苏,泛着油亮光泽。阳光下收谷机在田间轰鸣,农民在田间忙碌丰收的场景勾勒出一幅幅充满喜悦与希望的“金色画卷”。

  清晨的露珠还未蒸发,彝良县荞山镇猴街村的姜林瑞早已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只见他拨开浓密的玉米叶,顺手掰下一个玉米棒,撕开金黄的外壳,颗粒饱满、排列紧密的玉米粒便露了出来,在阳光下泛着象牙般的光泽。“我家种了七八亩玉米,今年天气、管理都比较好,今年一共能收一万斤左右,是个丰收年。”姜林瑞看着饱满的果穗,脸上掩不住的喜悦。

  同一时间,在离县城不远的角奎街道马窑村,稻谷种植户刘明兵也开始了收割工作,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也加入其中,割稻、脱粒、装袋、运输……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尽管汗水浸湿衣背,但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喜悦,这丰收的景象是彝良县狠抓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的生动缩影。“我家今年种了3亩稻谷,一亩估计收1500斤左右,除了自己留来吃的,剩余的背去出售以后,估计还能收入一万两千元。”刘明兵乐呵呵地说道。

  近年来,彝良县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服务、业务指导、防灾减灾、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等一系列措施,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将玉米、水稻等主粮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春耕备耕技术指导专班,统筹推进撂荒地治理与农资储备调度,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机制,构建起“耕、种、收、储”全链条保障体系;在耕地保护一线,彝良县组织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开展“铁拳行动”整治乱占耕地行为,确保全年耕种面积达标;在田间地头,农技人员带着“科技套餐”深入田间,手把手教授农户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难题;自2020年以来,彝良县陆续实施了龙街乡、树林乡等12个乡镇共计26.3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壤改良、田间机耕路、灌排设施等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了基础。

  据了解,彝良县2025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9.91万亩,其中:玉米完成36.29万亩,水稻1.72万亩,小麦5.94万亩,大豆2.01万亩,马铃薯15.56万亩,其他8.39万亩,预计总产量22.92万吨。

  汗水在哪里洒下,哪里就会孕育希望。夕阳西下,满载粮食的车辆行驶在乡间公路上,留下一串丰收的辙印。这满仓的稻谷与玉米,正是彝良县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颗粒归仓的基层答卷。(梁七尉 张琳 吴芸)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