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盐津县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一城三片区”城市布局,统筹推动新老城区协同发展,通过做好城市“加减法”,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县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网红县城、多彩盐津”成效初显,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正加速崛起。
盐津县立足“峡谷盐城”“一线城市”的独特地理禀赋和生态优势,按照“一城三片区”总体布局,形成“老县城做减法、黄桷槽做优化、水田新区做加法”的城市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一线”老县城、霓虹滨河黄桷槽、生态园林新水田三位一体城市建设。通过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老城区,盐津县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以“城市双修”为抓手,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外立面整治和“飞线”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县大街337栋建筑外立面改造,整改广告门头3900平方米,整治空中管线800余处,彻底扭转“脏乱差”旧貌,重塑城市肌理。同时,有机融入吊脚楼、盐运文化等地方特色元素,改变城市单一色彩,打造“多彩盐津”城市品牌,塑造独具辨识度的“网红城市记忆标签”。
在黄桷槽新区,盐津县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布局现代服务业,推动“健康步道”等公共设施加快建设,通过完善商业配套,提升城市活力。依托滨江地理优势,高标准打造3.5公里江景大道,串联黄桷槽新区与老城,建设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于一体的景观文化长廊,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路”,增强城市灵动性与吸引力。
作为“一城三片区”战略的重要支点,水田新区坚持“内山为景、外山为屏,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理念,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目前,水、电、路、气、通信网络基本持续改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加速聚集。盐津县第一中学、水田第一小学、多所幼儿园及综合医院已建成投用,行政机关有序搬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目前,水田新区在建项目26个,涵盖地下综合管网、停车场、业务用房、养老院、档案馆、气象站、消防站等重点领域,随着水田新区体育公园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持续提升,为全县人口聚集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张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