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头图 >> 正文
绥江县: 花生套种“钱景”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0:13:00  来源: 云南网

  金秋时节,昭通市绥江县南岸镇团结村1000余亩花生迎来丰收季。当地农民正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采收花生。摘果、装袋、搬运、晾晒……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

  团结村位于金沙江南畔,当地栽培花生历史悠久,是绥江县乃至周边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基地。该村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沙土环境特别适合花生生长,种出的花生外壳薄、籽粒小,颗粒饱满,香而带甜,俗称“小花生”,产品远销上海、中山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党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100多户村民在玉米、果园等地里套种花生,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村民张友兵种有6亩桂圆。因为桂圆没到盛产期,为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他决定在果园内套种花生增加收入。“今年气候比较好,各方面管理也很好,花生结荚多、籽粒饱,品质和产量都很好。刚出土的花生价格能卖到每公斤20元,预计能卖15000多元。”看着自家屋里堆成的小山,张友兵脸上乐开了花,那笑容比这花生还饱满。

  张友兵算起“一地双收”的细账:桂圆投产后一亩地可收入3000多元,果园套种花生一亩地可收入2000多元,一亩地两笔收入加起来有5000多元。“通过套种,把土地的利用率提到了最高,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不就是咱们庄稼人梦寐以求的吗?”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这种种植模式的赞叹。

  在团结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村民刘家英正将刚采收回来的花生均匀摊在水泥地上,阳光洒在果实上,泛出诱人的光泽。“这些花生晒上三四天,水分晾干后就能装袋了。晒干的花生保存期更长,就近就可以出售,收益可观。”刘家英手里翻拣着花生,笑着说道。

  为了帮助村民打开销售渠道,当地通过对接收购商,搭建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帮助村民将花生销售到全国各地,预计今年花生产值达260多万元。

  “‘小花生’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豆豆’,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罗维表示,将不断探索花生套种新思路,提高土地利用与收益,依托美丽村庄建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甘蔗出土寸寸甜。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杨东升 徐勇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