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传承中创新,昭通文化匠人收获的发展密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0:07:00  来源: 昭通日报

原标题:传承中创新,昭通文化匠人收获的发展密钥

近日,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以下简称“云南省文博会”)上,昭通文化匠人积极展示产品,讲述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苹果木梳的造型很受欢迎,大多数观展游客第一眼就会看到它。”镇雄木雕巧匠岳波对他的创新作品感到自豪。

镇雄泥塑展台以“土味”出圈,泥塑的昭通苹果、洋芋等作品栩栩如生。“镇雄泥塑技艺传承百余年,已历六七代人。”镇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刘文全表示,通过创新开发,他的作品兼具实用性与亲民价格,如龙头香炉可燃放蚊香、檀香。目前刘文全已开发白尔泥茶壶、茶杯及香炉系列等百余种产品。

一錾一凿守初心。“真正的非遗,不能复制。”展台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张海手起錾落,石屑飞溅,现场展示他的石雕技艺。他坚持“一石一品”,百件作品件件孤品。张海创作前从不画稿,只在心里“打腹稿”,切割机粗定轮廓后,便直接在石头上进行雕琢。他参展的石壶常被围观,深受观展游客喜爱。

“朱提银历史很悠久,用它做的饰品很精美,我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借此次展会把我们的朱提银推向全国。”展会上,一直有观展游客前往展台,向他咨询朱提银技艺。刘光兵不仅具有系统完整的朱提银冶炼经验,更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鲁甸刘氏朱提银传统技艺”,其展示的朱提银工艺品和饰品成为宣传朱提银文化和技艺的窗口之一。

巧家马树红毡传承人赵久金参展后,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工作室规模,并通过直播宣传产品。“云南省文博会为马树红毡带来显著宣传效果,客户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咨询,我倍感振奋。”赵久金说。除了传统的毡制品,他还制作了帽子、桌毡、挂件、地毯等文创产品,不少观展游客走过都会拿起帽子试戴。(苏秀 杨金飞)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