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威信农业无人机破解山地运输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1:47:12  来源: 昭通新闻网

  原标题:威信农业无人机破解山地运输难题

  金秋时节,威信县迎来玉米丰收。与往年不同,传统的农业运输方式正被科技悄然改变——农业无人机呼啸而起,精准地将成吨的玉米吊运至农户家中,成为当地智慧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威信县地形复杂,耕地分散且坡度较大,以往农产品及农资运输主要依赖人力,不仅成本高、效率低,制约了农业发展,还加重了农户的劳动负担。在国家低空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威信县红利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昌燕与合伙人敏锐察觉到大型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潜力。2024年,该合作社尝试引进一台二手无人机开展吊运作业,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合作社进一步扩大智能农机规模,新购置3台大疆T100大型农业无人机,并配备了3名专职无人机飞手,逐步具备稳定的无人机运输能力。

  据了解,柳昌燕购置的无人机均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单台补贴达14400元。目前,该合作社提供无人机吊运玉米服务,每吨收费约200元,这种运输方式相比传统的人力搬运,不仅成本更低,效率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我们接到了农户越来越多的订单,要求我们给他们提供服务。现在,我们对无人机运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柳昌燕说。

  9月11日,在完成扎西镇院子社区新场坝村民小组的5.4吨玉米的吊运任务后,柳昌燕带领团队转赴扎西镇墨黑村烂坝子村民小组。无人机飞手通过遥控指令操控无人机装吊、起飞,载着七八十公斤玉米翻山越岭,仅用几分钟就将一袋袋玉米稳稳运到村民吴开英家中。“我家种了五六亩玉米,能收获七八千斤。人工运的话要五六天,用无人机来吊运,两个小时就搞定了。”吴开英说。

  从人工背运的汗流浃背,到无人机吊运的高效便捷,从每日最多采收400公斤,到如今日收15吨,无人机不仅为威信县的玉米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也展现出了智慧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讯员 姜航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