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威信县:以工代赈促增收 交通升级助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09:54:15  来源: 云南网

  眼下,昭通市威信县以工代赈交通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景象。从扎西镇石龙社区李家坡村民忙着搅拌灰浆、支砌堡坎,到罗布镇罗布社区产业路建成通车后村民的笑颜,再到高田凤阳村道路硬化项目现场务工群众的忙碌身影,处处展示着威信县交通建设领域以工代赈、兴业惠民的新气象。

  今年以来,威信县大力推行交通项目建设以工代赈模式,计划实施产业路硬化145公里,其中第一批实施总里程为72.257公里,覆盖了6乡镇36个行政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原有产业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包括路基整理、混凝土路面浇筑等工程,旨在提升产业路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在项目推进中,以工代赈模式成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关键抓手。威信县交通运输局提前调研工程需求与群众就业意愿,明确不同工种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薪酬标准,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等6类重点群体参与建设。为保障施工质量与人员安全,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开展6场专项培训,覆盖228名务工人员,内容涵盖路基处理、混凝土浇筑、安全操作规程等,既提升了务工人员技能水平,也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同时,建立出勤、质量、纪律三位一体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为确保项目质量与资金高效使用,威信县交通运输局从资金、质量、安全三方面强化管理。资金使用上,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保障财政衔接资金规范透明;工程质量上,组建专项质量监督小组,选派5名工程师全程监督原材料检验、施工工艺规范等环节,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严守质量“生命线”;安全生产上,健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为务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通过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如今,以工代赈项目初显多重成效,随着当地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30%以上,有效解决了特色农产品“出山难”问题。据统计,项目实施期间预计共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447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887.08万元,通过参与项目建设,群众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还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项目组织协调,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更通过与群众的密切协作增强了村集体凝聚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氛围。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曾国豪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