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送餐积20分,开展助学服务积10分,入户陪老年人聊天积1分,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每小时积1分,将来可积分兑换助行服务、助餐服务……”日前,在昭通水富市云富街道兴化路社区,老党员杨绍琼参加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后,看着自己的志愿服务积分不断增加的,脸上满是笑意。
兴化路社区总人口58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5.1%。近年来,该社区探索“居家养老+互助服务”模式,通过激活退休干部、老党员资源优势,让年轻“银发力量”成为守护高龄或身体状况较差老年群体的生力军,以互助养老新模式有效补充社区养老资源,助力基层社区治理。
“养老服务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兴化路社区党委书记罗玲介绍,社区党委将互助养老纳入重点工作,发挥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社区退休人员党支部,支部最“年轻”的党员为60岁,形成“党委统领、支部主抓、党员带头”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低龄老人存时间,高龄老人享服务。目前,兴化路社区培育101名老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累计开展“十助”服务3000余人次,累计登记积分1万余分,形成了“服务换积分、积分换奖励、奖励促动力”的良性循环,服务时长兑换的积分可换取助急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助洁服务等,还可在幸福食堂兑换餐券。
60岁的老党员杨绍琼,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义剪服务,经常为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等提供帮助,深受群众好评,累计积分百余分。得知社区一位老人因儿子生病去世终日以泪洗面,社区党组织通过“网格每日问候”和“邻里敲门问安”行动,耐心地开导她走出了那段阴霾时光。
兴化路社区党委与云天化公司党建联建,盘活1200㎡闲置物业,成为老同志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在这里,开设了老年大学书画课、插花课、茶艺课等,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去年12月,兴化路社区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63岁的“银发调解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调解社区矛盾纠纷15起,成功调解14起。
此外,兴化路社区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模式,通过社区党委搭台、社会组织赋能、专业社工支撑、志愿者辅助、慈善资源补充,形成了多元化的养老抚幼服务体系。目前,已吸引7家社会组织、22名专业社工、70名老党员和老干部志愿者参与,并获得了施永青基金等慈善资源支持。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