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镇雄:“河长制”绘就赤水河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14:45:00  来源: 云南网

  如今,走进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河流域,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这是镇雄县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取得的成果。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在镇雄县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411.5平方公里,涉及20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社区),流域人口约78.8万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赤水河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清晨的赤水河干流银厂村段,河道保洁员张兴才已带着工具沿河岸巡查。作为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的专职保洁员,他负责1公里河道的日常管护:每天巡河一次,及时清理水面及岸边垃圾,保障河道长效洁净;同时查看排污口排水情况、河道是否被侵占、沿岸是否存在乱倒杂物现象,若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第一时间向巡河员或河长报告。

  “我每天都会督导全村巡河员和保洁员履职,每周至少巡河一次,他们巡查的内容我也会再次核查,发现问题当场整改,绝不留到第二天。”银厂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长文鹏负责全村9公里河道的管护工作。在他看来,河道生态与乡村发展息息相关,“水清了、河畅了、岸绿了、景美了,来避暑观光的游客也就多了,村里的民宿、农家乐都火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 

  “巡河不是走过场,要真正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我们常态化开展巡河,解决巡河员和河道保洁员反映的问题,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管,落实好河长制。”果珠彝族乡鱼洞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长汪武兵说道。他负责鱼洞村9.5公里的河道巡查,日常围绕“两污”治理、拆危拆旧等重点工作推进。此前,鱼洞电站因影响河道生态,汪武兵等人多次上门沟通协调,最终推动电站拆除,恢复了河道自然径流。“要拿出真心、细心和耐心,才能让老百姓满意。”大湾镇党委书记、镇级河长常国长对河长制工作有着深刻理解。他严格按照要求,每月至少亲自巡河1次,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同时推动全镇各村(社区)成立赤水河流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段分点管护责任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引导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流域生态修复,形成“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银厂村、鱼洞村和大湾镇落实“河长制”的实践,正是赤水河流域(镇雄段)县、乡、村三级河长履职的缩影。 

  镇雄县水务局河湖长制办公室主任王蓦说,镇雄县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各级河长有名有实有责,把河流保护当作自己的责任田,深入河流第一线巡河、治河、管河,做到突发问题及时发现,群众反映快速处置,损害行为严肃处理,污染问题限期治理。

  镇雄县设置县级河长6名、乡镇级河长28名、村级河长75名,组建179人的巡河员和河道保洁员队伍,将赤水河流域内的干流、支流全部纳入管护范围,实现了每条河流有人管、每个河段有人护,构建起“责任全覆盖、管护无死角”的治理体系。 

  近年来,镇雄县系统谋划赤水河流域治理,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大力推进水岸同治,重点推进退电站、治“两污”、清环境、调产业、重监管等工作;同步谋划支撑项目132项,总投资达79.32亿元,覆盖禁渔管护、“两污”治理、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绿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为流域治理提供全方位项目支撑,让赤水河流域成为生态河、美景河。2023年10月,赤水河(昭通段)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以上,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镇雄力量。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 通讯员 碎金 张波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