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盐津:竹产业链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0:13:42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昭通市盐津县将竹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重要产业,坚持“以笋为主、笋材并用”,持续推进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建设生物科技示范园,以科学布局与扎实举措,编织了从山间到车间的富民产业链。目前,全县102万亩筇竹、方竹、雷竹等笋用竹成为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

  兴隆乡大坪村的苗族同胞杨兴芝一家,是竹产业赋能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生动写照。2019年,政府免费发竹苗,合作社包技术指导,杨兴芝家腾出30亩坡地种植雷竹。如今,一家人依靠30亩雷竹,每年的收入有15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杨兴芝家的幸福变迁并非孤例。目前,大坪村雷竹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带动周边8个村组188户群众参与,户均年增收1万元。

  为破解竹笋采收难、运输难、储存难,盐津县累计建成产业路及管护道307公里,配备冷链运输车,并规划建设了冷库。笋农黄刚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交通不便,笋子难保存;如今路修好了,运输成本降了,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
在中和镇竹产业园区,云南百年传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一派繁忙。脱贫户张明英在园区实现“家门口就业”:“待遇不错,离家近,心头高兴。”目前,该园区已吸纳400余名群众稳定务工,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

  此外,盐津县每年投入7000万元衔接资金育龙头、创品牌,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目前,盐津县荣获“中国方竹之乡”称号,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全县竹产业覆盖群众3.7万余户,带动户均增收超2万元。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黄成元 黄春燕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