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鱼类种类达到43种!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提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09:19:00  来源: 云南网

  “经过这20来年的保护,赤水河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提升。到去年为止,我们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是43种。”近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刘建虎在镇雄县大湾镇宜毕高速公路简车坡大桥下开展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监测时,接受记者采访说道。

  刘建虎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20年从事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每年按春夏秋冬坚持监测4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赤水河流域的水域生态环境、饵料生物环境以及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监测三项内容。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获得了80余次的监测数据。

  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被称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赤水河在镇雄县境内干流河长97千米,支流河长234千米,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赤水河流域(镇雄段)水生生物资源量逐步恢复总体呈现向好态势,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日益丰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研究员申睿说,镇雄县委、县政府扛实政治责任、源头责任,采取修复生态、改善水质、全面禁渔、宣传教育、增殖放流等多种措施,推动赤水河源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05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后,由于商业捕捞仍在延续,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河流主干河道和支流小水电开发持续,再加上水体污染加剧,赤水河流域(镇雄段)鱼类资源下降的趋势并没得到根本遏制,鱼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2006年,我首次到赤水河来进行调研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感慨就是白色垃圾特别多。有很多河段,尤其一些小的滞留河段,它就是一个臭水沟。现在来看这个水,水质是非常好的了,常年的监测都是处在二类水质这个水平上面。”刘建虎欣慰地讲述道。

  “从2006年监测,到2017年连续12年,我们没有发现过这个金沙鲈鲤。”刘建虎介绍说,“2017年我们首次发现了这个金沙鲈鲤和这个青石爬鮡的幼体后,到今年为止这几十次的监测当中,它的出现频率是越来越高了。”

  金沙鲈鲤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野杂鱼类为食,作为水生态系统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鱼类,它是赤水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的一个指示性的物种,它的出现,代表着赤水河流域(镇雄段)生态的恢复。目前,金沙鲈鲤在赤水河的分布范围由40公里扩展到78公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正在稳步恢复。

  据介绍,赤水河流域(镇雄段)鱼的种类由2020年的36种恢复到目前的43种,包括金沙鲈鲤、圆口铜鱼、四川白甲鱼、岩原鲤、青石爬鮡和长薄鳅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此外,还监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两栖动物)。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碎金 张波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