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盐津县:“千万工程”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09:23:38  来源: 云南网

  盛夏时节,昭通市盐津县牛寨乡龙茶村山峦叠翠。漫步龙茶村4.5公里景观道路,连片种植的饲草基地绿意盎然,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于绿意间。院内,规整菜畦与绽放的月季、绣球相得益彰。乡村墙绘长廊上,党建故事、农耕记忆、淳朴民风化为流动画卷,展示着村庄的美丽蝶变。

  “我们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实施庭院改造、户厕革命,核心区28户实现了‘庭院经济+生态景观’双提升。”牛寨乡党委书记向成云介绍。全村盘活边角地、废弃地,打造千米花径、石绘长廊,种植10万株扁竹兰形成生态绿带,成功实现“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蜕变。“现在居住条件好了,交通方便,房屋美化亮化,住得舒心,游客也多了。”村民李刚道出心声。

  午后,三牛文化广场传来欢快的锣鼓与悠扬唱腔。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排练着非遗牛灯戏。脚下青石板、四周艺术石凳与石刻小品,构成充满活力的空间。这里,几年前还是废弃采石场,如今已成为乡土文化新地标。

  “保留原始山石肌理,用艺术将‘三牛’精神镌刻进景观。”向成云指着石壁上的“为民服务孺子牛”彩绘说。10余处石景观艺术群、200平方米石绘作品,让冰冷矿场蝶变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情的露天美术馆,成为乡村文化新地标。

  龙茶村的美丽“蝶变”,绿色富民产业是支撑。“全村户均养殖肉牛3头,饲草自给率达80%以上。”龙茶村党总支书记介绍,牲畜粪便制有机肥反哺农田,既消解面源污染,又提升地力,实现亩均增收超千元。“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绿色循环模式,成为村庄发展的活力源泉,推动其迈向循环经济示范村。

  作为盐津县“千万工程”首批示范村,龙茶村的成功实践为全县乡村建设树立标杆。目前,5个乡镇正推广“微改造、精提升”模式,结合特色打造美丽乡村。2025年,全县将建成18个人居环境示范区和23个特色产业基地,“千万工程”的幸福画卷正在盐津山乡间铺展。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黄成元 李昌忠 邱琴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