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市: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 11:33:57  来源: 云南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昭通市深入推进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路径,加大乡村振兴金融人才供给,加强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全方位、多层次发挥好金融特派员金融“排头兵”作用,在实践中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金融人才队伍,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

  昭通市紧扣“五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和“五大强市”建设需求,建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把关,市财政局统筹调动,金融行业部门协调配合的选派工作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园区经济等领域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选派103名优秀的金融人才担任农村金融特派员,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模式,下沉全市150个乡镇(街道)、6个产业园区开展金融服务,大幅提高试点地区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和信贷获得率。

  为持续提升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试点工作实效,昭通市印发《昭通市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试点工作方案》《昭通市金融特派员日常管理规定》“2项制度”,建立市级工作协调、县级联席会议、县级金融特派员组团服务“3项机制”,健全乡工作任务、特派团团长任务、特派员个人任务“三张清单”,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想办法、出主意、作指导,打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乡村振兴、园区经济等领域,昭通市创新推出了苹果、竹子、天麻等系列特色信贷产品,金融特派员搭建好信贷资金投向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融合桥梁,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通过扎实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全市以“整村授信”为核心抓手,推动完成45个乡镇的整村授信“白名单”转化工作,累计授信5.33万户、授信60.26亿元、用信21.19亿元,用信率达到35.16%。

  立足“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等富民产业发展需求,昭通市以“龙头企业+农户+农信社”模式,创新特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苹果贷”“蔬菜贷”“马铃薯贷”“云花果蔬贷”“乡情贷”“烟农贷”等涉农金融产品111个,累计落地贷款27.04亿元,其中:昭通特色“苹果贷”1.36亿元、“乌蒙金竹贷”1.16亿元、“天麻贷”1.41亿元。

  在金融助农服务方面,昭通市建立健全金融支持防返贫长效机制,加强对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常态化回访及对脱贫户的跟踪服务,及时提供续贷、展期服务,形成“输血+造血+防险”的全链条帮扶。目前,已建立脱贫农户金融服务档案1.8万份,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45亿元。大力推广“兴昭富民卡”,累计发卡2.67万张,授信10.33亿元,用信7.98亿元,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昭通市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以点对点“直通车”服务模式,深入园区、农村为企业、村民送金融政策、信贷资金上门,抓实创业帮扶、产业帮扶、个人帮扶、教育帮扶等工作,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累计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合作社发放贷款1.71亿元。组织开展诚信经营和金融知识培训活动,推动“融信服”平台新注册企业10526户,帮助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刘涛 李代琴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