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大关:盘活闲置资产 促进群众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15:27:23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昭通市大关县坚持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引导能人返乡创业,探索“党建引领+返乡办厂+就近务工”的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走进位于大关县天星镇竹缘社区的云南昭笋农产品有限公司竹笋加工车间,一股泡椒香气扑鼻而来。清洗、分拣、包装……几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以前只能去外省打工,现在走路两三分钟就能上班,家里种的十几亩竹子也能用得上,一年到头都能有活干,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正在打包竹笋的饶婷群笑着说。她是搬迁至竹缘社区安置点的群众,如今不仅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每月还能通过计件制拿到4000多元的收入。

  该加工厂前身为一处闲置场地,2024年,天星镇积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支持进行升级改造,转型为以清水笋、泡椒笋为主的竹笋初加工厂,年产值稳步增长,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30余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阵地。

  “我们始终坚持把管理体系建在产业链上、把服务做到群众心上。”公司车间管理人员张学永介绍,企业优先招聘安置点与周边群众,组织统一岗前培训,试用期内保底100元/天,实行弹性工时与免费食宿制度,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难”“留不住”的问题。

  为了让一个“厂房”带动一群人、一类产业,大关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动员群众参与务工,联系协调企业主引入项目落地,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据介绍,大关县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全县扶贫项目闲置资产情况,综合分析市场前景、运营难点和发展潜力,分类制定“一项目一方案”,通过招商引资、租赁合作、产业转型、功能改造等方式多管齐下,实现闲置资产“应活尽活”“应用尽用”。目前,大关县闲置扶贫经营性资产全部“清零销号”,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马博 魏继芳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