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大关糯玉米全产业链发展 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0:19:40  来源: 昭通日报

  原标题:大关糯玉米全产业链发展 助农增收

  盛夏时节,大关县薄皮糯玉米陆续成熟上市。今年大关县共种植薄皮糯玉米2.7万亩,预计全年综合产值6000余万元,覆盖10家新型经营主体和8000余户农户。这条金色的产业链,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让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近日,在大关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几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对刚收购的糯玉米进行筛选、加工。“我们第一步是初选,挑选出不良的、有虫眼的、有霉烂的玉米;第二步是去头、去尾、去壳,挑选出更优质的玉米进行深加工。”大关县惠农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洲说,筛选后的残次品及玉米壳,则被加工成青贮饲料销售给本地养殖户,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加工车间内,经过冲洗、真空包装、蒸煮灭菌、冷却等一系列工序后,原本普通的糯玉米摇身一变,成为开袋即食的休闲食品。这些软糯香甜的糯玉米保质期可达9个月,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销往全国各地。深加工不仅解决了鲜玉米保存难题,还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自6月开始,大关县薄皮糯玉米相继成熟,收购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到目前为止,我们合作社已收购约7000吨,其中500吨用于深加工,6500吨生鲜糯玉米销往重庆、四川、广东、北京等地。今年我们计划收购12000吨,预计产值达4100万元。”黄洲介绍道。

  为了让更多农户参与糯玉米种植,大关县创新推行“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企业免费为农户发放种子,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玉碗镇老街村村民陈太军便是受益者之一。除了售卖自家种的糯玉米,他还在加工厂务工,实现双重增收。“种子由企业发放,我们种植糯玉米后由企业收购。我在这里上班,每天收入约130元,在家门口工作很满足。”自糯玉米成熟以来,从收购到流水线生产,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工人最多时可达60人。

  此外,天星镇还建起干籽粒糯玉米加工厂,生产玉米面条、糯玉米粉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如今,大关县糯玉米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讯员 朱睿 武琛蕊)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