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巧家五针松三代苗培育取得新进展 萌发率达50%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5日 14:42:18  来源: 云南网

  巧家五针松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其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日,记者从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2025年巧家五针松三代苗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种子萌发率达到50%,这成为巧家五针松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基地内,科研人员手持巧家五针松的松果,向记者介绍:“这就是晾晒后的五针松松果,呈张开状,刚刚从树上采下来,果子的鳞片是呈闭合状的,比较瘦长。鳞片中间像翅膀一样的东西就是我们要采集的种子。”“从采果到获得纯净的种子,需历经采果、晾晒、取种、去杂质四个过程,前后耗时约两个月。”保护区科研人员胡艳萍介绍,完成种子采集只是第一步,要想提高育苗的种子萌发率,后续的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今年,育苗工作在多个方面作了改进,对播种方式的调整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五针松种子细小的特性,使其难以通过传统水选法进行筛选。加之管护局科研所长期缺乏专业仪器设备与筛选技术,多年来,五针松种子播种只能依赖“盲种”模式,种子萌芽率始终达不到预期。 为突破多年来的技术瓶颈,科研人员将传统的营养袋育苗改为沙藏点播催芽育苗,并依据巧家五针松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规律,精准把控种子间距,为每颗种子量身定制充足的养分吸收空间与生长环境。同时,对灌溉方案进行了系统性优化,通过改进浇灌方式,进一步提升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们有两个喷灌系统,树苗需要浇水,我就在手机上把它点开,点击‘开始’,棚里面就提示在灌溉了,按需灌溉,十分方便,还可远程操控。”胡艳萍边向记者介绍边在手机上演示喷灌系统操作。该系统喷水为雾状,可避免水珠过大对苗床里脆弱的幼苗造成伤害。操作人员还能够根据温度、天气状况等因素,远程控制喷水时间和水量,根据需要为幼苗精准补水,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水分条件。同时,还在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据悉,2025年保护区科研所一共播种了巧家五针松三代苗6000粒种子,经过40天左右的精心培育,苗床里萌发的种子有3000余颗,萌发率达到50%以上,与往年相比提高了近20%,远远超出了预期目标。

  下一步,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将继续加强科研攻关,不断优化培育技术,扩大培育规模,逐步将更多的巧家五针松幼苗移植到野外,进一步扩大其种群数量,让这一珍稀物种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做出积极贡献。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运红 张云萍 谭昌国

责任编辑:杨吉娟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