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昭通罗布镇:“海虾陆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 15:41:00  来源: 昭通日报

原标题:罗布镇:“海虾陆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近年来,威信县罗布镇以“向科技要空间、向生态要效益”的破题思维,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创新“海虾陆养”模式,通过循环水养殖技术让南美白对虾在乌蒙山区“安家”,蹚出一条“生态养殖+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书写了绿水青山间的“蓝色经济”答卷。

5月19日,笔者走进罗布镇顺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一幢幢厂房掩映在青山间,基地内草木葱茏。1号车间内,一排排八角形小池整齐排列,池中的南美白对虾正欢快游动。“八角形池子能使水顺时针转动,便于虾壳、残饵、粪便集中到中间通过排污管排出。”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孙永贵一边查看南美白对虾的长势和水质,一边介绍道。

顺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位于南广河畔,南美白对虾养殖所用水的水质较好,水中矿物质丰富。2023年9月,当地因地制宜引进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南美白对虾,探索生态养殖新路径,不仅让当地水产养殖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减轻了环境压力,又契合消费市场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

“这里水质好、气候好、环境好,非常适合养虾,加上这里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政策保障到位,所以选择落地罗布镇。”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海坡说。

南美白对虾作为高经济价值水产品,对水质、温度等养殖条件要求严苛,传统海水养殖模式难以在内陆复制。为实现“海虾陆养”,基地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恒温控制、生物过滤、紫外线杀菌等科技手段,模拟海洋生态环境。养殖池中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较传统模式节水90%以上,真正实现“以水养虾、以水护生态”。

“内陆循环水养殖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养殖尾水的处理,虾池里排出的尾水,首先进入微滤机,处理掉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物,然后进入生物滤池,降解溶解性有机物及氨氮、亚盐等无机物,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后返回养殖池,形成闭环,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孙永贵介绍道。

据介绍,南美白对虾从虾苗到养成需要3个月的时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虾壳等会被二次利用,比如研磨成粉喂养鸡鸭。今年首批投放喂养的南美白对虾再过10多天就能上市。目前,基地的1号车间年产量约120吨,年产值约1000万元;2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组装,即将投入使用;3号、4号车间正抓紧建设,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

“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水环保,通过循环水系统能重复利用90%以上的水,配合生物过滤技术,污染排放几乎为零,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而且有助于高密度、短周期养殖,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孙海坡介绍说。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不仅带来生态效益,更让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黄金产业”。罗布镇通过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13户群众增收,让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如今,罗布镇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为引擎,不仅让内陆山区成功“造海”养虾,更探索出了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绿色升级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讯员 白芯 王文相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