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顺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绿意盎然,一幢幢厂房掩映在青山间,步入1号养殖车间,八角形小水池整齐排列,池中的南美白对虾正欢快游动。“八角形池子有助于水流顺时针转动,便于虾壳、饲料、残饵、粪便集中到中间通过排污管排出。”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孙永贵介绍。
顺河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位于南广河(威信段)干支流,水质较好,矿物质丰富。2023年9月,当地因地制宜引进昭通越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南美白对虾,探索生态养殖新路径,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既缓解环保压力,又契合消费市场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
南美白对虾作为高经济价值水产品,对水质、温度等养殖条件要求严苛,传统海水养殖模式难以在内陆复制。为实现“海虾陆养”,基地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恒温控制、生物过滤、紫外线杀菌等科技手段,模拟海洋生态环境。养殖池中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较传统模式节水90%以上,真正实现“以水养虾、以水护生态”。
“南美白对虾从虾苗到养成需要3个月的时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虾壳等会被二次利用,研磨成粉喂养鸡鸭。”孙永贵介绍。目前,基地的1号养殖车间年产量在120吨左右,年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2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组装,即将投入使用;3号、4号车间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
“我们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节水环保,通过循环水系统能重复利用90%以上的水,配合生物过滤技术,对环境压力极小,而且也能实现高密度、短周期养虾,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孙海坡说。
循环水养虾不仅带来生态效益,更成为周边村民增收的“黄金产业”。罗布镇通过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13户群众增收,让南美白对虾产业成为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产业。“这里上班离家近,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方便照顾家庭,工资待遇也不错。”旧城镇旧城社区务工群众胡祖奎说。
向科技要空间,向生态要效益。如今,这个曾被生猪养殖的异味困扰的村庄,通过引进水产科技养殖公司,以循环水利用技术为引擎,创新“海虾陆养”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蹚出一条“生态养殖+产业升级+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白芯 王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