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昭通市威信县旧城镇旧城社区枇杷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穿梭林间,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种了8亩,有四五百棵。政府为我们提供有机肥,一年的产量有2500公斤左右,收入有2万元左右。”种植户罗太秀一边忙着采摘,一边高兴地说:“我们的枇杷大多数寄出去售卖,如昆明、昭通等地,还可以带着小朋友来自由采摘。”
旧城镇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发展枇杷种植。为了将枇杷产业发展为富民产业,旧城镇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通过土地流转、安排农技人员下乡提供技术指导和能人辐射带动种植效应等方式,推动枇杷产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全村共种植了1000余亩大五星枇杷,已经有400余亩正式投产,全面投产预计产量可达150余吨,产值可达240万元。”旧城社区党总支书记秦贵洪介绍,除了枇杷收益外,社区还以“村集体+能人+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威信县旧城镇立足生态优势,将枇杷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不仅让荒山披上“绿装”,更让小小枇杷果成为群众增收的“黄金果”。从零星种植到千亩基地,金黄的枇杷甜了舌尖,也富了生活,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茂玉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