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正是天麻种植适宜期,在昭通市绥江县板栗镇罗坪村,农户抢抓时节埋菌材、育麻种,通过党支部引领、大户示范带动,蹚出了一条天麻产业兴乡富农的新路子。
5月15日,在罗坪村铜厂沟海拔1300米的深山里,30多名村民正忙着埋设菌材。大家分工合作,切木、打塘、埋材、放菌种、覆土,井然有序。
“我们现在是放菌材,菌材放了要等6个月,发出菌丝后就开始下麻种,再等上7个月,也就是明年8月份,就开始采挖成品麻了。”罗坪村天麻种植带头人黄榜禄介绍,罗坪村海拔较高,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地疏松,适合规模化发展天麻产业,亩产量约1吨,亩产值约4万元。
黄榜禄是当地天麻种植第一人,7年前开始试种乌天麻,规模逐年增大。黄榜禄发动哥哥黄榜兵共同种植,今年兄弟俩种植面积已达700亩,乡亲们因此获得了在家门口务工的岗位。去年,兄弟俩共聘请工人140人,发放务工工资260万元,人均务工收入18500元。
“上了年纪了,外出打工机会少了。在家门口一年挣到2万多元就知足了,又能挣钱,又能顾家,一举两得。”54岁的余国清常年在黄榜禄的天麻基地务工,对家门口的务工岗位十分满意。
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黄榜禄兄弟俩带动40多户乡亲参与种植天麻,全村天麻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
“放材的时候,泥巴一定要填满,菌材要敲紧,缝口要把泥巴填好……”黄榜禄成了技术指导员,每天在山上轮轴转,乡亲们育种、选材、选地块,黄榜禄都悉心指导。
“一个人是不可能干大事的,要带动群众才能做大做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真的富嘛。”看着种植天麻的乡亲越种越多,黄榜禄满怀期待。
在罗坪村4组,34岁的李兵请了20多名乡亲帮忙育天麻种,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扑面而来。“我们今年计划要种4万塘,育种就要育2万袋,现在差不多育了12000袋了,还要10天左右才能完工。”
李兵是黄榜禄的“得意门生”,早年在黄榜禄的天麻基地务工学到了技术,四年前“出师”独立种植天麻,如今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00亩。李兵成了大户,又带动了4户群众种植天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榜禄带动了我,我也想带动更多的乡亲参与进来,让大家共同增收。”李兵说,大家都种上了天麻,林区经济就兴旺了。
“在党支部引领下,大户更有干劲,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罗坪村党支部书记杨天杰表示,今年全村已经发展种植大户6户,40多户群众参与种植,占全村农户的三分之一。全村的200多名劳动力中,有160人参与务工。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预计总产值4800万元。202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3000元。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罗洪 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