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春笋出山 家门就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15:45:12  来源: 云南日报

  原标题: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春笋出山 家门就业

  春笋出山季,群众增收时。近日,走进昭通市彝良县发界安置区巴食川珍竹笋加工车间,竹刀破壳声与务工群众的欢声笑语交织成就业增收交响曲。数百名务工群众三人一堆、五人一群,围坐在堆成小山的鲜笋旁,巧手翻飞间,一颗颗饱满的笋肉便褪去青黄外衣,露出嫩绿的笋子。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托起320个家庭的就业梦。

  作为彝良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发界社区聚集着众多因年龄、身体条件或家庭负担难以外出务工的弱势劳动力群体。针对这一现状,巴食川珍农业发展(彝良)有限公司创新推出“家门口就业计划”,将竹笋初加工岗位设在了群众“家门口”。

  “今年,公司特别提供了剥竹笋的岗位,这个岗位技术门槛比较低,时间也比较自由,能为周边不能够外出务工的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一个就业的机会,让他们也有一份收入。”巴食川珍农业发展(彝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中权告诉记者。

  每周一次的剥笋岗位工资发放日,是巴食川珍竹笋加工车间里最热闹和开心的时间。早上10点半,财务人员手持工时清单,逐一核对工人产量数据,工人们也早早到达工资发放现场,按照小组和工号有序排队,签字、按手印,领取自己的工资。

  “社区安排我在车间剥笋子,这里条件蛮好的,我剥笋子一天下来可以挣七八十元钱。在这里上班,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工人胡成凤笑着说。

  加工车间提供的剥笋岗位采取计件薪酬制,熟练工每天剥笋量最高可达150公斤、可收入约200元。车间还创新实行“半小时速成培训制”,通过“师徒岗”模式,老工人手把手教学,新手半天就能独立上岗。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