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彝良县零代天麻育种忙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 09:58:00  来源: 云南网

  初夏时节,走进昭通市彝良县钟鸣镇钟鸣社区零代天麻育种基地,电锯声与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回荡,切割原木、分装麻种的忙碌身影在山地间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随着“菌材加工+良种繁育+技术输出”全链条模式的落地,这片土地正以天麻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想。

  “钟鸣镇的天气、雨水和地形都适合天麻生长,这几年的产业效益很不错。”麻农王荣叙介绍,4年前他尝试零代天麻育种,从最初的几百袋规模起步,通过不断摸索,如今种植面积已扩至近4万袋,去年种了一万多袋,毛收入超60万元。

  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增收。目前,基地日均用工30余人,人均日薪130-150元。村民朱绍均便是受益者之一:“离家近,妇女老人也能来干活,我每个月稳稳有五六千元收入。”像他这样长期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而采收时节的临时用工更多。

  零代天麻育种是天麻产业链的源头环节。王荣叙的零代天麻育种基地不仅培育优质天麻种,还向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并延伸至菌材加工、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去年带动12户农户参与育种,户均年增收超万元。”王荣叙介绍,他从选种、种植到采收全程指导,目前,部分家庭已能独立完成种植。

  如今,钟鸣镇零代天麻产业已形成“育种—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天麻种成熟后,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销往全国,而“昭通天麻”地理标志品牌的溢价效应,更让深山好货身价倍增。“零代种麻品质优良,培育周期虽长,但市场价能翻倍。”王荣叙介绍,每袋菌材成本约15元,产出零代麻种可卖40元以上,扣除人工和耗材,每袋净利润15元以上,如果种植效果和市场好,利润还能更高。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王荣叙牵头成立合作社,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当地村民杨道碧感慨:“现在跟着合作社学技术,家里两亩地改种天麻,年收入翻了四五倍。”从“靠天吃饭”到“技术生金”,天麻产业正重塑着当地村民的生活。

  据介绍,彝良县零代天麻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从深山育种到品牌突围,乌蒙山区的“小天麻”正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夏蕾 石啟勇 王申胤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