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镇雄县深入落实国家、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主动服务,在机制创新、生态培育、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末梢。截至2024年12月,全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2.06亿元,年均增速达3.28%。
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承载着稳就业、促创新的重要使命。为构建高效融资生态,镇雄县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专班统筹协调化解融资难题;搭建“普惠小微红色港湾”和首贷服务中心,整合27项金融服务功能,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对接。截至2024年末,累计促成50余家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3000万元。
聚焦特色产业需求,金融机构推出“七彩云竹贷”“乌蒙金猪贷”“肉牛贷”等产品支持产业强链升级。通过“银税互动”“红 塔税贷”“云税贷”等产品实现“申请—授信—放贷”线上化,精准缓解纳税人融资压力。2024年,全县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1347笔、办理展期472笔、办理调整还款业务154笔,合计金额3.12亿元。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镇雄县强化再贷款工具运用,仅2024年就投放再贷款7.5亿元,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领域。通过“财政贴息+银行让利”,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全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2.06亿元、年均增速达3.28%。创新“风险补偿+信用 担保”机制,与省级担保机构合作设立风险分担资金池,覆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敞口达6亿元。
在优化金融惠企服务方面,镇雄县大力推广“零接触”线上融资模式,依托“税务贷”“惠农e贷”等产品实现“扫码申请、智能审批、当日到账”。2024年线上贷款占比提升至65%,借款时效压缩至平均3小时。县发改局牵头落实“个转企”“千名领导挂千企”行动,推动293户个体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难题130余项,企业获贷率提升至92%。
此外,镇雄县加大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力度,全年协调延期还款1347笔、金额3.12亿元,避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建立“政策效果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监测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利率、覆盖率等指标,及时优化政策工具。县发改、市场监管、人行等部门联合开展“送政策、解难题”行动,全年走访企业2300家,解决问题421项。推行“金融顾问”驻点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支持,企业满意度达 98.5%。
云南网记者 沈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