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镇雄:“老有所为”书写最美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08:59:51  来源: 云南网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是千家万户的牵挂,更是社会民生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昭通市镇雄县在实现“老有所养”的基础上,通过打造“零工之家”灵活就业平台,组建“银发调解室”参与社区治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二次价值”。“老有所为”让夕阳红更美、更精彩。

  零工之家:灵活就业托起银发价值

  今年61岁的镇雄县南台街道沛泽苑社区居民李申会每天都会到社区的“零工之家”,和老姐妹们围坐在一起边唠家常边做手工。“像这种的是三毛钱做一对,这种叫葫芦扣,就是两毛钱一对。”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的技术员谭飞也会不定时来到这儿,教大伙儿做盘扣。“把方法教给他们,质量要求讲了,做了以后我们厂来回收,工资是按月发放。老人们有空就做,时间比较自由灵活。”

  “零工之家”是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的灵活就业平台,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可以在这儿重拾针线技艺。

  “一天能挣到二三十元钱,和大家在一起又快乐。”安置点群众马献珍开心地说,她每天把孙子送到学校,做完家务,就到“零工之家”来做手工活。社区居民李申会乐呵呵地接过话说,“虽然年纪大了,还是有用处的,可以找点零花钱”。

  作为昭通市9个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和镇雄县最大的搬迁安置点,当地依托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创新“社区+园区”模式,将产业园的剪线头、做盘扣等工序分解为居家代加工项目,园区提供订单,社区组织培训,企业计件付酬。目前,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已形成“培训-加工-回收”完整链条,11家企业不仅直接吸纳3300人就业,更通过原料加工带动9000人灵活就业,其中老年零工群体贡献着独特的“指尖力量”。

  “每年能够带动老年群众人均增收6000多元。”镇雄县南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委员许虹说,“由党组织统一领取服装配件,组织80多名园区搬迁老年群众,从事纽扣制作、剪线头等代加工,代加工原料是免费提供。”

  安置点配套建设的幸福食堂、老年之家等设施,与零工经济形成“物质+精神”双重供养体系,真正实现“安置”到“安居”的质变。

  银发调解室:余热生辉筑牢治理根基

  镇雄县南台街道文卫社区创新基层治理组建“银发调解室”,9名退休干部凭借多年群众工作经验,将下水道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的化解率提升至90%以上。“老党员们说话管用!”文卫社区居民陈家贵指着新改造的排水管网感慨地说,“居民们有大事小事,老同志们都会来处理,大家都信任他们,所以都很配合。”

  这些银发调解员既懂政策法规又知民情冷暖,在调解实践中摸索出“情理法交融”工作法。“平时多掌握一些信息多掌握一些情况,把小矛盾尽量地扼杀掉。调解各方面要站得住脚要公平公正,这样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才听你的。”银发调解员成联宽说,“能发挥余热,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心里才踏实。”

  老党员们将“夕阳红”演绎成“志愿红”,既破解社区治理人才短缺困境,更搭建起代际沟通桥梁。

  产城人融合:三机制三平台织密民生保障网

  镇雄县是昭通市的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18.28万老人,其中留守老人为1.04万。面对老年群体,镇雄县构建“结对帮扶+联席会议+强制报告”机制,搭建县乡村三级活动阵地,提质政府兜底平台,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及社会公益慈善形成“五社联动”机制;明确托管代理人、包保人、监督人职责;紧盯源头治理,推动家庭监护归位,织密民生保障网。通过省级创业孵化园、3个产业园和1167个创业工坊集群发展,回引5.3万劳动力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解决了挣钱和顾家两个方面的困难,从源头端来减少老人、孩子留守的现象。”镇雄县副县长熊慧表示,老年人有事情做,而且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让他们的时光更充实,更有意义,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他们就有了社会归属感,晚年生活会更有质量。

  从“生计型养老”到“发展型养老”,镇雄县正用创新实践破解老龄化社会课题。当银发智慧与社区需求碰撞出火花,“老有所为”不再只是愿景,而成为基层治理最动人的风景线。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苏燕 杨芳 孙贵波 安德立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