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昭通巧家:点亮特殊孩子的希望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08:57:37  来源: 云南网

  位于金沙江畔的昭通市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自2012年在金塘镇双河社区建立以来,便承载着全县残障儿童的希望。这所集聋教育、培智教育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涵盖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孤独症等多种类型。

  在发展历程中,2017年学校进行全新的变革,办学理念上确立了“以尊重生命、培养残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技能为根本,努力提高残障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办好适合巧家特殊孩子的学校,点亮巧家残障孩子的幸福人生”。

  在教育模式创新上,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教师团队上门开展入学评估,精准了解学生情况。构建一主多辅课程模式,实施“1211”课堂教学理念,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适配的教育。为改善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康复效果,学校组建多个兴趣小组,创设技能实训环境。对于重度残障或无法到校的学生,积极推动“送教上门”服务,探索出“1345”送教工作法,每学期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少于60课时的康复、生活技能等课程,真正实现教育全覆盖。

  校园文化建设独具匠心,校长李兴平全力打造“百爱”校园文化。校园内,“苔花如米小,敢学牡丹开”等励志标语随处可见,每堵墙壁、每个角落、每个景点都传递知识、饱含温情、富有启智意义,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包容、尊重、关爱的良好学习环境。

  除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学校还结合学生实际,利用校内外资源创办特色教育,根据残障孩子不同特点、个性和特长,开设特奥足球、聋人女足、丝网花制作、体艺表演、武术等校本特色课程,助力学生练就一技之长。同时,送教上门服务覆盖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为重度残疾或特殊情况孩子带去康复课、生活适应课等。

  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成绩斐然。部分成果已成为我省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的标杆,已有10多位智障孩子顺利毕业并在汽车美容、建筑等行业就业,29位启音孩子升入昆明华夏职业学院、昭通市特校继续学习。“巧家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足球队”“聋人女子足球队”已代表云南省到重庆、武汉、福建、北京等大城市参加全国性比赛,并相继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等好成绩;乒乓球队员毛天勇已在云南省残运会上荣获1次男单第一名、1次第二名;多名学生美术、舞蹈等作品在省、市、县比赛中获奖。

  2024年,该校周欢、杜伦宏等六名乒乓球队代表云南参加全国特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荣获3金3银6铜及“体育道德风尚奖”;2024年10月21日至25日,学校“聋人舞蹈队”代表云南到扬州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并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个。另外,“特奥足球队”、乒乓球队将代表云南参加2025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残运会。学校先后获评“云南省特奥活动示范基地”“云南省体育先进集体”,成为全省特奥运动发展的典范之一。

  云新闻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红云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