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永善之窗 >> 正文
永善县“三大事业”谱写产业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4日 11:21:59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昭通市永善县充分利用沿金沙江流域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肥沃的土壤成分,大力发展枇杷、脐橙、花椒、竹笋等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以产兴农、生态宜农、产业富农的路子。

  科学谋划调结构

  立足资源禀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以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立体现代农业。在沿江河谷带海拔1000米以下发展以枇杷为主、柑橘及其他水果为辅的特色水果产业,打造“甜蜜事业”;在二半山区巩固提质花椒30万亩,发展订单辣椒3万亩,打造“麻辣事业”;在高寒山区建设冷凉蔬菜基地3万亩、特色杂粮基地3万亩,建设洋芋基地3万亩,新植中药材2万亩、笋用竹5万亩,打造“清香事业”,小产业正逐步成为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示范引领强带动

  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种植”,充分挖掘拓展空间,向低产要面积、向低质要效益,加快花椒、砂仁等低效园改造提升,推动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1个千亩葡萄示范园、3个千亩柑橘示范园、4个千亩猕猴桃示范基地、5个千亩枇杷示范园、5个万亩枇杷标准基地、1个万亩辣椒基地和1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1个市级“定制药园”、3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93个、家庭农场373家,以点带面、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引导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重视质量塑品牌

  加强科技推广,抽派近200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块“面对面”“手把手”对群众开展果树栽培、修枝整形、施肥浇水、疏花疏果等实用技术培训和实地操作,抓好良种更换、提质增效、绿色防控等综合配套措施运用普及。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县级领导挂联产业园区、抓项目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永善县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永善县特色水果全产业链发展奖补实施方案(试行)》《永善县“双万”工程产业扶持政策方案(试行)》等方案,加大产业帮扶,对获得国家、省级、市级、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 30 万元、10 万元、3 万元2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现有“三品一标”有效认证农产品60个。拓展销售流通,“以果为媒、以节会友”,依托枇杷节等活动,举办招商引资座谈会暨签约仪式,20余家企业参加,成功签约永善县皇菊种植示范园建设、永善县莲峰镇山嘎子生态养殖科技园、永善县云参种植及加工、永善县墨翰乡下小河峡谷漂流开发、永善县益友冠玉枇杷产业综合体项目5个,协议引资12.5亿元,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利益联结创增收

  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模式,强化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打造致富共同体。务基四方碑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施肥、统一包装“五统一”要求,示范带动当地群众规范化种植脐橙4860亩、产值2400余万元,实现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云南菜人家与11个竹产业专业合作社签订“方竹产业合作协议”,与55个村签订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协议”,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方竹10余万亩、小米辣3000余亩,带动2万余名群众就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华垦公司与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种植大户、140户群众,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水果产业,带动当地群众人均纯收入年增加1200余元。

  云南网通讯员 宋福平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