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搬迁纪实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 11:17: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原标题:向幸福靠拢——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搬迁纪实

“爸,你再看看老屋里还有哪些东西要搬上去,如果没有什么值得收藏的话,那我就地把它处理了算了!”

1月21日早上6点,天还未放亮,施绍飞一边整理着旧物,一边催促着父亲。

父亲施学聪屋里看看,屋外看看,这样摸摸,那里摸摸,似乎都放不下。这些陪伴了他多年的旧物,虽然没有生命,但都和他有感情、有故事。

“爸,安置区的新房里,我都买了新家具,这些旧的,就送给亲戚朋友吧!”施绍飞又一次催促父亲。

“绍飞,要搬家了,你就再让爸看看这些老家什吧!”作为儿子的施绍飞,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父亲此刻的心情:难以割舍,揪心揪肝。

“好吧,好吧,那您快一点啊!”说完,施绍飞便去忙其他了。离开,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许久,施学聪才缓缓地走出老屋,站在院坝里的那几棵上了年份的芒果树、万年青和黄葛兰旁边,呆呆地看了很长时间,才一步三回头地上了儿子的车。

一屁股坐到搬家的车上,施学聪不争气的泪水倏然涌出了眼窝。

别了,我们曾经生活了30年的家园;别了,金塘镇双河社区高粱地的老屋;别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

施绍飞一家要搬迁的地方,就是金塘镇迁建集镇。这个安置区是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唯一一个迁建集镇,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为545.55亩,建设安置房32栋1429套,约25.95万平方米,安置巧家县金塘镇、崇溪镇移民共1264户3648人。作为将要在这里生活的移民,施绍飞喜迁新居的激动心情从1月18日摇号分房那天就开始了。

“社区选出了移民代表,通过电脑集中摇号分房,这样的方式非常好也公平。拿到钥匙后,我就和父亲开始搬家了,应该算是搬得比较早的一家。”施绍飞说,脸上晃动着的尽是喜悦。

其实,从老屋里搬上来的东西并不多。施绍飞说,这么好的房子,搬些旧家具来不搭配,新房要有新“标配”。于是,他一口气花了5万多元钱买来了电视机、冰柜、沙发、桌椅、厨具等。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宽敞透亮、温馨舒适,施绍飞一家老小心里充满幸福感。

2016年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毕业的施绍飞,在县城的一家单位做文秘。虽然不在体制内,但他有自己的打算,一边上着班,一边抓紧时间复习,准备参加今年的“公考”。

在老屋里居住了二三十年,肯定会有点不舍。但与父亲比起来,施绍飞更多的是高兴和激动。他说自己长这么大以来,还没经历过像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搬家,18日摇号分房,突然间在两三天内搬进新房子,时间有点仓促。新房里该怎么布置,家具该怎么摆放,他似乎还没有认真琢磨。但是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这样的大事相比,配合好全县移民集中搬迁,走出关键的一步,就是施绍飞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今年55岁的施学聪,担任双河社区党委副书记。30年前,老施从四川会东县到巧家做了“上门女婿”,一晃就是30年过去了。由于电站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施学聪和很多移民一样,把土地贡献了出来。对于一个大半辈子都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来讲,失去土地就像是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很长一段时间,施学聪处于一种异常的纠结中。搬迁,意味着要彻底告别老家,但作为党员干部,大局面前,他想通了,明白了,他要带头去适应新的生活,做好集中安置工作。

在生产安置上,施学聪和家人选择的是逐年补偿的方式,以后每月都可以领到409元补偿金,加上其他的政策性保障收入,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什么问题。县里为移民设计的搬迁安置补偿,算是贴心了。下一步,县里和镇上要大力发展旅游、种植等产业,移民不用出家门就能够在附近找到工作、获得收入。

“政府给我们建了新家,只算迈出了第一步,往后的日子最终还得要靠自己,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儿子施绍飞说。

和施绍飞一样,1月21日凌晨4点,吴胜海一家也早早地起床,收拾锅碗瓢盆,告别了自己的故园。

“你是吴胜海吗?听说你提前搬新家了,市里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你!”下午2点,金塘镇党委办的王书婷帮我们联系上了吴胜海。

“好的,王同志,我现在还在老家搬东西,你让记者稍等一会儿,我们很快就上来!”电话里,吴胜海爽快地答应着,让人如沐春风。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吴胜海载着一车东西赶到了安置区。他分的房子在安置区一号地块2栋2单元102室。吴胜海说,他家共选择了两套房,一套150平方米,房屋摇号抽到了1楼;另一套100平方米抽在了另一栋的10楼。吴胜海是个心细体贴的人,一楼的那套是为年迈的父母考虑的;另一套是为儿子考虑的,儿子喜欢高楼,他喜欢看更远的地方,以后就是他们住了。

吴胜海是金塘镇双河社区山脚村民小组的小组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2019年,为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吴胜海毅然提前搬离了故居,租住在一村民家中,而房屋、土地被征收去修建金塘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吴胜海一家较早地成了“准移民”。

移民这个词,在历史上总是那么沉重,让人想起走西口、闯关东这些苍凉的语句。听惯了家乡的号子,看惯了江上的白帆,祖祖辈辈生活在金沙江边的他们,祖先在这里,根在这里。然而,像施学聪、吴胜海这样的移民,却为了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更加美好的巧家,作出了“舍小家,为国家”的抉择。

这些移民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报告文学家何建明在他的作品《国家行动》中描述的那些告别家园的感人细节:“移民们个个胸前别着自己的‘移民标签’,上面有他们的名字,有他们原先的村镇地址,也有他们新迁入地的家庭地址。从这小小的标签上,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工作之细致。上船的那一刻太让人难忘:八九十岁的老人,需要几个人抬着;六七十岁的兄弟会在此刻相抱痛哭,通常他们是一个留在库区,一个当了外迁移民;妇女们的哭声几乎没有断过,被感染的孩子们或拎着书包或牵着小狗小猫也在不停哭泣。只有那些二三十岁的男人们此刻默默不语,他们把目光投向老房子,投向旧城,投向滚滚东去的长江……”

多少移民含着泪水辞别旧家,又用辛勤的汗水建设新家,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开创出生活的新天地。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破解“百万大移民”的难题作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

“当年三峡百万大移民,再艰难都完成了。今天,我们更应该做好!”吴胜海说,“巧家土地资源本来就有限,县里能够从实际考虑,以人为本,选了最好的地块给我们建安置区,而且从金塘老家到新的安置区路程只要半个多小时,非常便捷,真是满意。”

经历过饥饿和贫困,从“打工仔”到村民小组长,从普通群众到一名共产党员,吴胜海见证了巧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明白了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伟大和不易。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对实现“西电东送”、促进西部资源和东部中部经济的优势互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必将给巧家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吴胜海说:“作为移民,我们能够舍弃家园作一点奉献,就是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最大的支持,就是对党的感恩。”

2021年1月22日,继金塘镇摇号分房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到来——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正式举行移民搬迁入住启动仪式,标志着50178名移民舍小家、为国家,从此将开启新的生活。

“我宣布,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搬迁入住仪式正式启动!”上午8时30分,在启动仪式现场,随着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的高声宣布,掌声和欢呼声顷刻间沸腾了全场。

启动仪式上,相关人员为“社区移民服务站”正式授牌,金塘迁建集镇、蒙姑镇十里坪、大寨镇王家湾以及白鹤滩镇黎明、七里、北门、天生梁子、邱家屿等8个移民集中安置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从此有了新班子、新组织,社区移民服务站成为辖区移民解决困难和后续发展的“贴心站”。

而与此同时,数十辆满载搬迁物资的货车缓缓开进金塘镇移民安置区。三五成群的包保干部和志愿服务队忙着为移民群众搬家具、运物品,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他们把点滴关怀刻进了移民的心里。

“经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80户移民搬迁入住到金塘镇移民安置区。”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主任许瀛江说,按照要求,所有8个移民集中安置区723栋21841套安置房必须在2月5日前分房完毕,3月15日前所有移民全部搬迁完毕,这样才能保证白鹤滩水电站在4月11日下闸蓄水、7月1日首批机组发电。

“我们搬过两次家,第一次是老地方不能够居住被迫搬家,这一次作为移民搬新家,我家是自愿的。”移民郭华焕讲起了16年前的那段经历,当时她家住在金塘镇双河社区桥坡村民小组的老屋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这些土房子,是她和孩子们一挑土一片瓦亲手建起来的。他们对老房子感情都很深,不愿意轻易搬家。可是,那个时候,老房子修好后严重缺水,生活不方便。没办法,郭华焕只得和家人放弃刚修好不久的老房子,举家搬家到金塘老集镇公路旁边的一栋出租民房里生活。“16年后的今天,白鹤滩水电站修在我们巧家,我们必须要支持电站建设,所以这次搬家的意义不同,搬迁仪式一启动,我们就主动搬到了新的安置区。”

“早搬早好,过去在老家,路不通,还缺水。现在,搬到这里,到处高楼大厦,道路四通八达,样样都好。”郭华焕的丈夫高兴地说。坐在沙发一旁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杨文洲,眼睛笑成了豆角。

当然,不是所有的移民都能够理解搬迁工作的艰辛。金塘镇双河社区田坝村民小组移民李贞祥就曾经有过很多的彷徨和疑惑。多年以前,他和其他老乡听说国家要在这里修白鹤滩巨型水电站,作为移民,他们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地方,当时很不安、很迷茫。后来,金塘镇的领导告诉他们,巧家县水电移民将进行就近安置,不用背井离乡了,李贞祥心里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安置点才开始建房的时候,金塘镇党委、政府就组织我们移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安置房的质量监督工作。来自各个单位也是移民的包保干部,还在搬迁工作中给我们宣传政策、解答疑问,帮我们算资金账、发展账,跟我们一起筹划搬迁,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温暖、亲切、周到、耐心,打消了我们心中的疑虑。现在的青冈坝安置点,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修起来了,道路也宽畅了,小区内的路灯、绿化也搞起来了,还配套了卫生院、信用社、幼儿园、农贸市场等设施,今后大家办事会更加方便,生活会更有保障!”李贞祥这样说。看得出他心里舒坦了,有底气了。

“作为一名水电移民,即将搬入新家园、住进新房子,说句心里话,我很感动和激动,因为祖祖辈辈希望过上城市人生活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相信,只要我们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美好幸福的日子就在眼前。”22日的搬迁启动仪式上,李贞祥作为移民代表受邀到现场发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激动的心情仍然溢于言表。

“移民搬迁别旧地,建设家园谱新篇”“小康生活刚起步,幸福日子在后头”……悬挂在金塘镇安置区楼房上一条条鲜红醒目的标语,成为广大移民的心声和愿景,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誓言和目标。

“搬家,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幸福生活就在前方。”搬迁仪式上,杨亚林希望巧家县移民不等不靠、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明天。

“不仅要搬,还要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巧家县金塘镇镇长张浩说。目前,金塘迁建集镇安置区正在全力实施产业发展规划与移民帮扶行动,当地近4000名移民搬迁后,将围绕“山水画廊、温泉金塘、出路在山水”的发展定位,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在金塘镇发展470亩火龙果、梨树村500亩石榴高产基地、兴隆村400亩石榴示范基地、青冈坝码头、青冈坝28亩天然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等,为移民后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就业和创业,是巧家县水电移民今后发展的希望和出路,我们必须抓好!”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主任许瀛江说,巧家县移民城镇化安置后,将充分利用好白鹤滩水电站库区优势资源,打造白鹤滩特色旅游城镇,发展热带水果以及码头、温泉、农家乐等特色种植业和旅游业,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就业车间,强化移民就业技能培训,解决移民就业问题,依托社保政策兜底,保障移民后续发展。

“一切为了巧家水电移民,为了巧家水电移民的一切!”白鹤滩水电站是“大国重器”,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是昭通义不容辞的责任,巧家5万多名移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电站建设而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大家的牺牲和付出必将被载入史册,也必将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昭通市委、市政府及巧家县委、县政府以服务“国之重器”为契机,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创新模式机制,着眼长远发展,真正把水电移民作为助推巧家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培育、务工就业、就学就医、社区服务等方面为移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大家安居乐业、持续发展创造更好更优的条件和环境,并按照功能分区、商住分离的城镇化集中安置模式,在为群众精心打造幸福生活新家园的同时,努力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特色彰显、宜居宜业的新巧家。

把人民放在心中,工作就有了突破口。

把造福移民群众作为搬迁最大业绩,就能上下同心、合力攻坚。主动搬、带头搬,很多移民群众为之默默奉献、默默流泪。在移民安置区,蒙姑镇十里坪的移民把红色的老旧木柜,小心翼翼地背进洁白的新房,那是他们割舍不下的乡愁;在大寨镇王家湾,移民把老院坝里的万年青移栽到了新房子家门口,那是他们对吉祥和健康的无限向往;在白鹤滩镇黎明社区新房子里的某些角落,密密麻麻地摆着移民群众从金沙江里捡来的石头,那是他们心中比高峡平湖还深的感情……

老街道、老窗户、老屋子,随着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定格在了人们的心里。但是,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写就的奉献与自强史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搬离故土,并不意味着“忘本”,而是为了向幸福靠拢。

“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收入也不低,还能照顾好一家老小。”巧家县移民王万明说。搬入新家后,为了陪伴、照顾七旬老母亲和9岁女儿,他将不再像往年一样去成都当保安,而是决定选择就地务工或在新家园里创业,尽快融入金塘迁建镇移民安置区。看得出,他内心对政府给予的帮扶十分感激。

“你瞧瞧,我家现在的楼房,不用说跟过去在金塘镇的老房子相比,就是跟现在城里人的住房相比,也算是超前水平了。”王万明的话一点没错,巧家在给移民建房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即必须使移民的新家居住条件要比平均水平略高一些。

到过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的人,都理解这一变化中包含了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步跨越!金沙江畔,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一城三镇”正拔地而起,移民搬迁市政建设如火如荼,交通建设热火朝天……(吕翼 刘建忠)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