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永善之窗 >> 正文
永善宣传宣讲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9日 16:48:00  来源: 云南网

  2015年起,永善县着力打造“金江课堂”宣讲品牌,以村(社区)为单位,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送戏下乡、寓教于乐等方式,覆盖全县15个乡镇144个村(社区)。课程涉及政策宣传、农村法律常识、文明礼仪、感恩教育、操家理务、疾病防治、特色种植养殖等专题。

  桐堡新区易迁安置点9栋1单元702室,在建筑工地忙碌一整天的韩金国回到家里,就听说了小儿子如愿被永善县溪洛渡镇高级中学录取的喜讯,皲裂的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突如其来的幸福让韩金国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又清晰了几分。

干劲十足的韩金国  陈洪 摄

  2019年5月,韩金国和50多户易迁群众一起,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大山,搬进新家园。初入新环境的不适,在连续听了好几场“文明礼仪暨生活技能”培训课后得到缓解。为帮助易迁群众尽快融入城镇生活,县委“金江课堂”老师们本着适用、常用的原则,认真开展调研、研究课题,精心撰写宣讲稿,向易迁群众开展感恩教育、家风传承、操家理务等基本知识培训,针对安全知识、操家理务及生活技能常识等方面开展入户宣传。“老师们讲得很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就一定可以让日子越过越好!现在党的政策那么好,我们要学会感恩。”

  老共产党员赵成贵来自细沙乡大同村苏家湾社。他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被乡亲们推选为社长,一干就是30多年。在“文明礼仪暨生活技能培训会”现场,他认真聆听,眼含热泪:“我们老家不通公路,乡镇距离县城70多公里,从集镇上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我们村上,再步行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从前连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一大家子人能搬进县城里,走上水泥路,喝上自来水,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生活的关心,你们讲的每节课对我们来说都很受用。”

永善县易迁安置群众文明礼仪及生活技能培训会 供图

  走进马楠苗族彝族乡粑粑寨易迁安置点,一栋栋崭新亮丽的楼房映入眼帘,白墙红瓦,灯笼高挂,宽敞干净的街道上排列着混合风能和太阳能路灯,街道墙面上勾勒着一幅幅鲜艳的彝族特色图画,整个安置点充满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马楠桃山粑粑寨易迁点 陈洪 摄

  易迁群众周帮才听了宣讲老师讲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专题,深受启发和鼓舞。收拾行囊,嘱托妻子照顾好老人孩子,义无反顾迈上外出务工的步伐。周帮才妻子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加入养牛专业合作社。“孩子他爸去外面打工,我在家养牛干农活,县里的专家们还专门来给我们讲解养牛和种植的知识,对于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周帮才的妻子说。

金江课堂”宣讲溪洛渡镇专场 供图

  今年春节过后,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间。红光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佘明超手持大喇叭,带领社区党员先锋队的同志们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大声宣传自创的防疫宣传口号和知识,他说:“我希望把我的声音传播给像我一样的易迁群众们,向他们普及抗疫知识,坚定抗疫的决心和信心!”6月,永善县全面启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宣讲。结合“点菜式”和“常态化”宣讲,融合理论传播、思想教育、实践启发和技能传授等多种宣讲模式,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优势》等16个多样化专题“走村入户”、“入脑入心”。

  扶贫及时雨,润物细无声。近年来,永善县有效依托“金江课堂”“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面向各级党组织、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开展宣传宣讲,把人心凝聚在感恩党和政府的行动中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让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网通讯员 黄尹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