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群众哪里难,我去哪里干——水富市驻村扶贫工作队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侧记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6日 14:40: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原标题:群众哪里难,我去哪里干——水富市驻村扶贫工作队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侧记

“三角村是水富唯一的苗族聚居村,山高路远,庄稼收成不好,过去穷得很,多亏了脱贫的好政策,房子修好了,交通改善了,政府还送来了人才和技术,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养的生态猪和土鸡挣了钱,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切草喂鸡的水富市两碗镇三角村凉山村民小组陶有强高兴地说。

“有天晚上6点多,天都黑了,我从山上打柴回家碰到了下乡的工作队员和村上的几个同志。他们帮我把柴挑回家,见家里没啥吃的,又连忙去买了些米、面、油,还帮我收拾锅碗瓢盆,打扫卫生。”说起三角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桃子村民小组78岁老人黄学清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不管是坪头党支部组织党员帮朱光文家修房盖瓦,还是农业农村局党支部与三角村田坝党支部结对共建帮贫困户栽种玉米;不管是主题教育期间给不识字的党员读《论述摘编》,还是指导群众种植方竹……三角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支部主题党日作为抓手,党员带头进农家、干农活、办实事形成常态,忙碌的身影行走在苗寨各家各户,鲜红的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一幅民族团结、党群和谐的美好画卷展露在山间。

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如何提升群众素质,增强致富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这是水富市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两碗镇新滩村通过“内外兼修”,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内”是指村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转变。通过“三讲三评”、院坝会、群众会、入户走访,发送短信,张贴标语,“大喇叭”广播宣讲,党员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不良卫生陋习。“外”是指通过规章制度等外部因素规范群众生活习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提升人居环境规定,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和垃圾清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爱心超市”积分评比,为保持环境整洁制定硬措施。

5月25日,新滩村党支部党员带领群众开展庙口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一路上我们发现很多群众家里打扫得可干净了,现在农村环境可不比城里差!”正和大家一起打扫卫生的两碗镇新滩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罗松林感慨道。

宽敞干净的水泥路连接起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院坝中枝叶繁茂,田地里玉米初挂红帽、茄子辣椒结满枝头,勤劳的村民正在田间劳作……“新滩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每次回来都有‘惊喜’,以后就不出去打工了,就在老家搞发展,争取带着老乡们挣大钱!”新滩村村民唐家勇说。2019年8月,唐家勇成立了水富润唐农业有限公司,收购、加工当地的砂仁,解决了周边群众砂仁销售的问题。

“师傅们,老人家这个房檐没有挑梁,要想办法解决,不然下雨,雨水顺着墙边全部灌到屋里去了。”看着对自己房子“指指点点”、忙里忙外的党员,太平镇盐井村8组贫困户黄子英老人别提多开心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屋顶要怎么改,怎么盖听他们的就行,我放心!”黄子英说。

刚从黄子英家出来,太平镇盐井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行又到了薛太长家中。看着老薛家正在维修房顶,大家伙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干。抬木料、递板材,捡瓦、递瓦、摆放……谁也没想到这些来驻村的城里干部个个都是干活的好能手!“现在村组公路全部修通,运材料省时省力又省钱,出行也方便得很,我家这个房子哪点都好,就是以前盖的小青瓦时间久了漏雨,有了他们的帮忙,估计明天就可以住‘新房’了!”薛太长说。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水富的农家屋舍、田间地头早已屡见不鲜。翻山越岭帮助群众勘查合适的产业用地,三更半夜送生病的老人去医院,多方协调帮助重病患者筹措医疗费,齐心协力帮助拆除危旧房,手把手教会种植管理茵红李、猕猴桃……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哪里就能看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身影。

自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团结村“两委”班子,走家入户深入群众,通过“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教育、院坝会等活动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种植养殖培训、培育村级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式提升群众能力素质,迈进新生活。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水富市贫困发生率由21.36%降至0.0074%。目前,他们正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而全力以赴。

据悉,水富市紧紧围绕“大党建引领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市2400余名挂钩干部、145名村“两委”成员、6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5名农林科技人员组成的“水富扶贫先锋”,通过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村“两委”成员和工作队员党组织关系下沉,联系指导片区支部、“党支部+合作社”等方式,全面提升“三个组织化”程度,党员干部在一线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过上美好新生活。(通讯员 文慧)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