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程良林:带领村民发展竹产业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0日 16:29:0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原标题:程良林:带领村民发展竹产业

大关县木杆镇甘顶村党总支书记程良林,拥抱竹产业发展春天,带领村民全域种竹,全员发展竹产业,着力做好管竹、种竹、育苗“三篇文章”,以竹增收、以竹脱贫、以竹致富。

在干田坝村民小组的竹园里,程良林一手拉着竹苗,一手指着竹根,大声指导村民如何管护竹子 。“你看嘛,庄稼种近了,竹根不窜边,你家这里的竹子虽然长得好,但有个问题,就是不窜边,你看这个好密,要把中间这些老竹子剪了,庄稼不要种近很了,也不要围拢。”

原来程良林发现村民的竹子长势很好,但因为管护不当,根部泥土成堆,竹根无法长开,竹子长不大,也难成林,于是和同事下地研究,遇到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苏德美,便给她科普一下管竹、护竹的科学知识。

甘顶村距离木杆镇23公里,国土面积31.67平方公里,海拔1430米,气温适宜,降水充沛,非常适合种植筇竹和方竹。近年来,大关县委政府招商引资、培育竹加工企业、打造竹产业园区,不断扩大种竹面积,在“一县一业”筇竹产业的基础上,规划在全县种植100万亩竹,努力打造筇竹产业带,大关竹产业发展的春天已悄然而至。

程良林是一位敢作为、有担当的村党总支书记,如何依托本地优势,抓住竹产业发展的“春风”,在村里发展一项全员产业,带领全村脱贫奔小康,既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心愿。程良林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从管竹入手,动员全体村民加强竹林管护,间伐、补种、除草等管护工作由村民完成,村集体公司统一计发工资。

程良林告诉笔者:“我们对国道213公路沿线森林茂密的地方,间伐一些竹子,让竹子有更好的生长空间,达到一定的遮阴效果,让竹子更好地生长,对以前退耕还林、补短板项目加以管护,特别是补短板项目的都栽种在山坡上,对树木的间伐,我们都让各组的老百姓全员参与,都在大力发展竹产业。”

加强管护,科学采笋。一段时间,由于管理不当,采笋量短期内大减,村民意见很大,程良林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要求,主动协调贷款、引进企业、组建村集体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本村竹笋。今年采笋期,程良林筹集资金200万元,高价收购竹笋200吨。

各项惠民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村民种竹的积极性。甘顶村的田间地头都种上了竹子,村民对竹产业的前景满怀希望。甘顶村干田村民小组的周正述说:“我对种烟没什么兴趣,种竹子还可以,种下去后,草长起来了,薅一下,施点肥,总要管一段时间。政府一年还要发点退耕还林款,还要给点种植费,竹苗也不用给钱,政府有这些好的政策帮助我们。”

2019年,程良林积极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就地育苗的要求,在甘顶村建设育苗基地20亩,育苗80万株,全年共用劳动力约1300人次,发放工资约27万元。今年育苗130万株,已发放工资约17万元,大幅度增加了就业岗位和村民收入。

甘顶村新街安置点村民刘道昌说:“我们是甘顶村埂上村民小组的,现在搬到安置点来了,小娃娃刚毕业,在外边务工,我们两个大人在家,在育苗基地里干活,挣点生活费,1天100块钱。”

近年来,甘顶村加强管护竹林10000多亩,新种13000亩,正在打造万亩筇竹连片样板示范基地,甘顶村的竹产业初具规模,下一步该如何发展,程良林早已胸有成竹,他打算以“公司+合作社+大户”的模式,把甘顶村竹产业引上高度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陈绍金 晏清琴)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