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陈大甜返校了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6日 15:12:03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陈大甜返校了

  时至深秋,昭通的天气已有几分寒意,但昭阳区洒渔中学学生陈大甜心中却有浓浓的暖意。因为在控辍保学的干部和老师的帮助下,她又回到了心爱的校园,在洒渔中学重拾读书梦。

  家住洒渔镇联合村24组的陈大甜,其父亲陈正波多年前因腰椎疾病导致下肢几乎瘫痪,40来岁就只能靠双拐行走,丧失了劳动力,一家4口只能靠母亲在超市打工维持生计。懂事的陈大甜不愿看着母亲一人这么辛苦,更担心父亲一人在家发生意外,所以小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学业在家承担起家庭重任。

  洒渔镇中心校的陈文彬老师和陈大甜就读过的洒渔联合小学老师孙继云沟通情况后,多次上门家访劝陈大甜返校读书。在劝返的过程中,洒渔中学的老师,洒渔中心校的领导也没闲着,多渠道打听了解陈大甜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找准她辍学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摆事实,讲道理,让她回学校完成学业。

  孙继云老师把陈大甜家情况向洒渔镇中心校张校长作了汇报,张校长当即表示,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让陈大甜同学顺利完成学业。洒渔中学徐校长知道这一消息后也表示,洒渔中学每学年筹集2000元的爱心助学金来给陈大甜同学作生活费,其他费用全免,资助她一直读完中学。

  在学校老师与陈大甜家沟通的同时,洒渔镇联合村贺支书、黄主任多次与陈正波电话沟通,劝其送女儿入学,村民组长数次与他家面谈,多方工作促成他的思想改变。孙继云老师考虑到陈大甜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差,如果从家里带行李到学校,可能周末回了家就不方便了,便从微信里转了500元钱,让陈大甜买套行李,同时也进一步促使她回到学校。

  当老师们离开陈大甜家时,联合村杨委员先后跟陈正波打了50多分钟的电话,陈大甜答应这几天洗洗被子,准备一下,下周一跟弟弟一起到学校。杨委员跟张校长交换了意见,张校长建议趁热打铁,第二天就让她到校,由新海小学校长王欣明天一早送一套行李下来,那里有中心校筹集的爱心行李、书包。杨委员立刻电话沟通,达成共识,明天由他去接陈大甜到校。

  清晨7时,杨委员冒着丝丝秋雨,来到陈大甜家接她到校上课。陈正波拄着双拐,送孩子出门,临走时,他哽咽地说:“甜甜,这么多人关心你,帮助你,你到校一定要好好读书,听老师话,争取考上大学,来感谢恩人呀!”

  路上,杨委员语重心长跟陈大甜交流了很多很多,到了中学,张校长、徐校长又跟她谈心交心,鼓励她好好学习,有困难会跟她一起克服。操场上,学生正在整齐有序开展大课间活动,陈大甜忧郁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张校长问她有没有带钱,她说有的,爸爸给她了。张校长又问有多少,她说20元。张校长硬塞了200元钱给她,让她安心读书。这时,新海小学王欣校长将爱心行李从10多公里的山路上送了下来。

  陈大甜返校后,她的班主任周老师说,陈大甜同学上课非常认真,喜欢记笔记;热爱劳动,教室里只要发现哪里有垃圾就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也非常干净,她特懂事,经常为老师抱本子、换水,给生病的同学洗衣服等。周老师一谈到陈大甜,一脸的赞赏和喜爱。

  张校长也说:“陈大甜跟谁交流都很好,讲普通话,而且讲得很标准。”(通讯员 孙继云)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