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要闻 >> 正文
竹博士与大关筇竹之缘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8日 17:21:50  来源: 云南网-昭通新闻网
分享至:

  原标题:竹博士与大关筇竹之缘

  在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的大小罗汉坝和银吉村徐家山的筇竹科研基地,时常见着一位戴着眼镜、衣着朴素的学者,他就是西南林业大学亚太林学院院长、筇竹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文渊。

  艰难探索 与竹结缘

  董文渊1962年11月生于贵州省惠水县,国家二级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学博士后,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3年以来,他凭着对筇竹研究的执着追求,长期从事竹类无性系种群生态、竹林生态高效培育、生态经济教学科研和科技扶贫工作。

  大关县是国家重点开发扶持县,也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滇、川、黔三省经济和文化交汇地,巍峨耸立的大山,曾经隔绝了许多人的致富梦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关县就成为西南林业大学的定点帮扶县。

  26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董文渊被学校派到大关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当地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现状,激起这位青年学者强烈的责任感,作为科技副县长,他想用自己的所学,结合当地的资源,找到一条发展的路子,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董文渊在大关经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他在日记中写道:“1993年8月20日下午3时20分,青龙乡双河桥头,一位年近七旬的大娘佝偻着身躯,背着满满的一背篓烟叶一步步向桥上走来,将金黄的烟叶一把一把撒入双龙河,在激流中飘散的烟叶汇入浑浊的洛泽河中,老人深情凝视河中烟叶目不转睛,我望着在两河交汇处打旋的烟叶,视线也变得浑浊模糊了。大娘慢慢背上空空的背篓,一步步向着崎岖的山路走去,一年的辛苦,沉甸甸的烟叶,下山时的希冀,全随着抛入河中的烟叶付之东流了……”

  等老大娘步履蹒跚走了以后,董文渊不解地向旁人打听,才知道老大娘的烤烟因为达不到收购的等级,所以烟叶站不收,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血本无归。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董文渊的心。从此以后,他起早贪黑、不分周末,踏遍了大关的山山水水,用他的所学,为大关群众找致富路。为了达到这一既定目标,董文渊先后研究了茶叶、白蜡、五倍子、核桃等产业,但这些产业要么受地域的限制产业覆盖面不大,要么受生长年限的限制,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群众的收入问题。正在董文渊为发展什么产业而发愁的时候,木杆镇大山上一株株的筇竹引起了他的注意,从此他就与筇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董文渊在乡土植物资源调研中发现了筇竹突出的生态、经济优势,但查阅文献才发现,一直以来,有关筇竹的生物学、生态学、退化竹林恢复、人工林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居然是空白。

  没有基础数据,怎么办?董文渊决定从零开始,自己研究。然而,基础研究工作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晓。研究之初,他吃住在山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就烤洋芋充饥。翻越山山水水、徜徉茫茫竹海,对大关县各乡(镇)筇竹的生长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筇竹资源的概况及其在山区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短短的两年挂职时间转瞬即到,董文渊又回到了西南林业大学。人虽然回去了,但心还留在大关。他经常自言自语:“我着手研究的筇竹,才刚刚起步,这一回去,就意味着筇竹研究到此结束?想为大关山区群众找一条致富路的想法就难以实现?”董文渊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并说服家人,毅然决定回到大关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带着对筇竹研究不倦的追求和对大关这片土地的挚爱,董文渊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断地往返于昆明和大关之间,继续他的筇竹研究。

  20世纪90年代,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从昆明到大关要转三四次车,历时两三天才能抵达。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如果家里或学校有什么事要找他,也只能打电话到县里,然后乡、村、社层层托人转达。从1996年开始,他克服了研究基地不通公路、不通电、无通信条件等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吃住在农户家中;没有项目经费,董文渊经常自掏腰包。那时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每次来大关都要从自己家里拿一两千元,钱用了要对家里负责,所以每次付工钱给砍竹子、挖土的群众后,他都要请他们打一张白条子,回去交给他爱人,也算对钱的用处有个交代。

  为了做好研究,董文渊和学生经常在老乡家里借宿,研究筇竹昼夜生长规律时,他们就整夜守在山上,饿的时候咸菜就洋芋就是一顿饭,很多交通不便的乡村,都要走路前往。董文渊专注于珍稀濒危筇竹资源保护与利用,聚焦筇竹实用技术的推广,投身科技扶贫,充分发挥特色生物资源的协同减贫作用,不断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2008年6月,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博士到大关筇竹研究基地考察,对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减贫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艰辛努力 助推脱贫

  26年来,由董文渊率领的一支卓科研团队,始终活跃在林区一线,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有关筇竹的研究项目,取得的筇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与竹苗培育技术、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筇竹研究的空白,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大关县筇竹资源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多年来,董文渊共培养硕士和博士生100多人,在大关做过科研的学生就有60人,很多学生毕业后到中科院、北京大学和林业生产第一线继续深造和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竹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董文渊共为大关县贫困乡村举办培训班76期,培训竹农7000余人次;推广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7.3万亩;强化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建设苗圃410亩,每年培育容器苗850万袋,年产值达1700多万元,人工造林10.7万亩,造林成活率从40%提高到98%。推广筇竹生态高效培育技术,竹笋平均单体重量提高23%,发笋量提高20%,竹笋产量从平均每亩56公斤提高到每亩450—550公斤,年产筇竹笋8000多吨,综合产值达2.4亿元。

  2017年8月以来,大关县委、县政府决定把筇竹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董文渊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全县9个乡(镇),全力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编制了《大关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2月改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实施。牵线引进著名圆竹家具企业落户大关,牵头组织筇竹圆竹家具在“2018首届世界竹藤大会”上参展,协调推进筇竹圆竹家具在“2018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上参展并斩获金奖。倾力打造“乌蒙源生 至尊筇竹”品牌,组织指导申报“中国筇竹之乡”,2018年11月2日,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上大关县被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为云南省首个“中国竹业特色之乡”,实现了大关筇竹“异地孵化,垂直起飞”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以筇竹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农民合作社帮扶贫困农户,高效培育筇竹,深化笋竹产品加工,全县3.16万人稳定脱贫,14.8万人受益。

  董文渊的科技扶贫事迹,被以《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效率双丰收》为题,收入了教育部《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集(2012—2015)》。2018年2月7日,《中国绿色时报》以《董文渊:潜心筇竹研究 走出“造血”扶贫路》为题,对董文渊教授科技扶贫的事迹进行了全面介绍。同年11月9日新华网又以《把论文写在竹林里的“农民”教授》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2019年2月18日,采用董文渊研究成果申报立项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筇竹容器育苗造林与退化竹林生态高效恢复技术推广示范》启动会在大关县召开。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目标,2019年全县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稳定增收,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大关不等不靠,将充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筇竹保护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筇竹林变成“绿色银行”,以此实现贫困山区造血式发展、康体式脱贫的精准扶贫目标。

  坚守贫困山区26年的董文渊,用奉献的力量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初心不改坚韧不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林业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2017年12月,董文渊被聘为大关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发展总顾问;2018年10月,董文渊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记者 朱德华 通讯员 廖启俊)

责任编辑:孙寅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