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永善之窗 >> 正文
凸显文化特色 绽放民族之花
——永善县民族小学创建云南省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纪实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8日 11:13:25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芦笙培训 永善县民族小学供图

  永善县民族小学成立于1952年,是云南省解放后第一批寄宿制民族学校,是昭通市唯一一所省定民族小学,先后经历了创建、停办、恢复、发展四个阶段。迁建后的新校区占地207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76平方米,于201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现有教学班42个,教职工106名,在校学生2372名,其中:由17种少数民族学生共859名。

  近年来,永善县民族小学坚持把民族文化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按照“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基础建设、深挖民族资源、强化师资培训,丰富活动形式,用厚重的民族文化为学生人生奠基,初步构筑了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校园环境,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撑起了永善县民族教育发展一片蓝天。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昭通市内涵发展优质学校”、“永善县教育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迎接县内外同行的观摩学习。

  文化立校 奏响民族主旋律

  在永善县民族小学,“民族文化教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更是全力以赴的真抓实干。自创建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以来,该校创新办学理念,统筹规划设计校园文化环境,把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学生餐厅、围墙、花园、走廊、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等之中,一方面组织教师在校园内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廊和芦笙、月琴雕塑,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及风土人情绘制在墙上,并配备少数民族读本一万余册,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彝族《敬酒歌》、苗族《迎客歌》等少数民族经典歌曲,定期通过校园广播站进行播放;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民族文化知识,让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让校园的每一道风景都凸显民族特色。

月琴培训 永善县民族小学供图

  特色兴校 丰富民族新内涵

  开展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先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永善县民族小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培训,邀请省内外名师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现场示范教学。同时,充分发掘本土民族文化,将彝族达体舞纳入全校师生必修课,先后编印《彝语口语100句》、《苗语口语100句》、《月琴弹拨指法》、《芦笙吹奏要点》,《民族舞基本步法》等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开设彝语、苗语、刺绣、蜡染、月琴、芦笙等兴趣爱好班,引导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少数民族活动,力求让每名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形成了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新格局,使学校处处有亮点,学生天天有进步。

  与此同时,还以六一儿童节、元旦节、教师节、建党节、彝族新年、苗族花山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国学吟诵和学生才艺大赛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展示才华,展现风采,增进友谊,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国学经典,促进了民族团结,提升了办学品位。

  品牌强校 彰显民族新特色

  民族学校想要出彩,一靠日常管理,让家长想把孩子送来,二靠品牌,让学生乐意留下来。为让少数民族学生公平享有教育阳光,永善县民族小学针对大部分学生来自高寒、贫困、偏远乡镇的实际,建立1+3管理机制(即:1名少数民族学生+班主任+学生家长+校长),走“情感管理”和“行动感化”双管齐下的新路子,对不能到校学习的特殊适龄生,广泛开展“送学上门,送教到家”的贴心服务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确保少数民族生源零流失。在此基础上,学校针对部分寄宿生年龄较小、自理能力差、家庭贫困的实际,免费为他们提供衣被,并采取军事化管理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引导他们生活中做到被褥折叠整齐、洗漱用品摆放有序;结合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父母在外务工、长期寄宿在校的实际,专门建立“亲情聊天室”,通过网络和视频,架起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连心桥”,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云南网通讯员 李刚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