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巧家半箐用教育扶贫打赢控辍保学战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16:15:52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北纬29度
分享至:

  原标题:巧家半箐:用教育扶贫“院坝会”打赢控辍保学战

  为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向村民讲清讲透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确保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学上,近日,在昭通市巧家县药山镇半箐村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召集下,30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家长围坐在半箐小学的树荫下,开起了“院坝会”。

  “现在国家对我们的教育给予大力帮扶,实行‘两免一补贴’优惠政策,义务教育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给予每个学生每天4元的营养午餐补贴……”村支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学杂费、营养餐、寄宿制学生补助、雨露计划、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向广大学生家长进行了讲解。

  “嗯,现在政策确实不错,还有营养餐和补助,孩子读书,几乎不怎么花钱。”在座的家长听了不住表示认同,还不时问及一些有关贫困学生的帮扶政策。

  驻村工作队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做了宣传、讲解,并向学生家长们讲述了一些学生家长因思想观念落后,延迟或不让适龄青少年学生到校接受义务教育,导致违反《义务教育法》而受到司法机构处罚的案例,引导学生家长要牢固树立主动脱贫的观念,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学习,并鼓励学生坚定信心和决心,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带动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辈的希望,我们一定会重视子女的教育,与学校配合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培养孩子成长成才”。

  半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说道,“扶贫先扶智”,扶贫重在“造血式”措施,教育扶贫在于“扶智”。与扶持生产、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扶持方式比较,教育扶贫的资助方式更加实际。如果能真正牵住教育这个“牛鼻子”,就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即“成才一个学生,脱贫一户家庭”。

  通过“院坝会”,半箐村引导村民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送孩子读书的好处,为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自觉送子女进校读书,做好控辍保学劝返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讯员 余朝波 李章志)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