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王健骅:脱贫攻坚领跑第一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3日 15:31:07  来源: 云南网-昭通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王健骅:脱贫攻坚领跑第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于是在往大城市奔流的人潮中,出现了一批逆行的身影。云南国际博览事务局活动策划处副处长王健骅便是这些逆行者中的一员,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到贫困村驻村扶贫。2017年7月王健骅如愿来到了盐津县豆沙镇石缸村,并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脱贫攻坚这场全国性的战役,我觉得我应该参与,一名党员应该有挺身向前的觉悟,我很庆幸人生有这样经历。”王健骅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他说,他看到舅舅和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朋友们之间那种浓厚的感情经年不变,很羡慕,他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些特殊的经历和朋友。

  “百宝箱”畅通了扶贫之路

  2017年7月,40岁的王健骅启程赴村之前,就将那些精致的西装全部放入箱底。他知道未来的几年,他不再是一名省级单位的处级领导,而是一名乡村干部、一名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将户外运动装、运动鞋装到行李箱中,王健骅迈出了扶贫的步伐。

  王健骅一到石缸村就整理自己的双肩包,雨衣、电筒、水、饼干、登山杖,还有糖果、香烟、小玩具、修理工具,开始遍访工作。遇到家里有孩子的就给几颗糖果或送个小玩具,遇到村民家里有东西坏了就帮忙修一修,遇到情绪激动的村民就发支烟缓一缓,遇到在干活的村民就搭把手一起干。他的双肩包犹如一个“百宝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畅通了扶贫之路。1万步、10万步、100万步……手机记录着王健骅遍访的脚步数。

  “老王”是专解难题的能手

  为了让老百姓能明白扶贫政策,王健骅将党的惠民政策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上村貌照片,利用投影仪在群众会上放映,逐条讲解政策和村民的关系,让村民清清楚楚地理解党的各项扶贫政策。

  2017年9月的一天,王健骅遍访中看到一家贫困户的小孩在家门口玩手机。从周围农户口中了解到,孩子假期因为玩手机上了瘾不愿意再去读书,孩子的父亲因为老来得子,特别溺爱。王健骅与学校老师、村干部多次去孩子家做工作,对孩子的父亲反复讲了不读书的害处,现在孩子已经回到了学校。

  2018年的某天,王健骅在村里走访时遇见了70岁的老人蒋显云抱着肚子说难受要去找药吃,经问询后得知蒋显云已经15个小时没有排小便。王健骅立即判断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导致输尿管阻塞,他立即让蒋显云停止喝水,开上自己的车及时将蒋显云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立即为蒋显云做了尿道疏通术,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就要出大事了。

  王健骅刚到石缸村不久,就协调相关社会团体捐赠文具和棉被、衣物给孩子们,并确定每周三下午在石缸小学为学生开设兴趣课。他自购棋盘和教材教孩子们下“五子棋”。

  不理解政策找“老王”、不会写材料找“老王”、遇到法律问题找“老王”、杀猪缺人手还是找“老王”。没过多久,王健骅就成了为村民解难题的能人,大家一有事就想到“老王”。

  掌握村情聚焦产业发展

  “第一年,主要工作就是摸底调研、理顺村委会工作,现在的村委会班子是个团结一致、愿意吃苦的班子,大家干事的积极性都很高。我其实很心疼村里的干部,每月就1700元的工资,大事小事都要他们去解决、去落实。”王健骅和村干部几乎天天在一起工作,感触很多,俨然成了亲人。

  驻村扶贫工作之初,王健骅为了准确掌握村情,一直住在石缸村河坝村民小组林全文的家里。“住在村民家才能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思想变化。”王健骅说,他在林全文家一住就是18个月。摸清家底后,王健骅提出短期利用现有资源变现钱,中期培育产业谋发展,长期聚焦重点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从什么都干一点转移到重点发展种植业上来,他觉得村集体公司不能一直当生产者,因为当地的生产条件是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的,所以必须把村集体公司打造成一支会赚钱、懂管理的队伍。

  王健骅利用每次回昆明的机会,主动拜访省政府办公厅、扶贫办、商务厅、农业厅、招商局有关处室和省邮政电商物流公司、西南林业大学、省市级商协会等在昆电商平台和食品加工企业,争取得到支持。通过多方努力,2019年7月2日,东华大学定点扶贫盐津农产品展示专区启动仪式,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第一食堂举行。东华大学结合盐津县实际需求,帮助筹建了“东华大学定点扶贫盐津农产品展示专区”和线上微店“云南水墨盐津”,采用“现场展示+线上采购”的模式,并组织学校的盐津籍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帮助推广盐津农特产品。展区有竹笋、蜂蜜、茶叶、天麻等40余种农特产品。

  他还与黑凤凰公司的养殖、龙茶村的茶园改造及收购、柿子镇中坪村的蜂产业、西南林大驻该村工作队的森林茶产业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还与大关县蜂蜜加工企业达成培训、收购合作意向等。

  通过“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并与石门关茶叶有限公司达成建设百万元自动化茶厂项目,与农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2000亩优秀奶白茶种植、20亩育苗基地建设合作项目。2019年3月,汇同溪茶厂正式成立了。

  2018年6月,王健骅借助原单位的平台优势,组织盐津县豆沙、庙坝、牛寨、落雁、兴隆和盐井等乡(镇)的6家村集体公司主导的10余家企业的生态乌骨鸡、野生大雁、玫瑰花、竹笋、状元米、玉米酒、玉米面、红薯粉、天麻等产品以及地方特色加工农产品等近20个产品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参展的方式首次亮相南博会。展会期间,“盐津扶贫——村集体公司在行动”醒目主题,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客商,实现签约项目6个,签约金额近100万元,现场销售近3万元。

  人生追求的应该是宽度

  王健骅本人是多年高血压患者,78岁的老父亲于2017年做了左肾恶性肿瘤切除手术,还有阿尔兹海默症和高血压等病症,时时刻刻需要人照顾,母亲患有梅里尔斯综合症,女儿读初中,但他一年中至少有300天在石缸村,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的妻子身上。

  2019年儿童节,王健骅给女儿写了一封这样的信:“偶尔送你的礼物和远程通话无法代替父亲的陪伴,但是我想在将来可以骄傲地对你说,我在中国消灭贫困这场战役中做了什么。中国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国土面积有多大,不是因为她经历沧桑的几千年,而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让她变得更好,让祖国更好是落在我们每个人肩上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因为只有每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才能让祖国的灿烂文化熠熠生辉。”

  王健骅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2小时,要么走村入户、要么参加会议、要么在电脑前办公。面对今年村委会出现人员减少、工作增多的情况,他又及时调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思路,及时将大量需要电脑、写作、整理的事务性工作调给驻村扶贫工作队。

  石缸小学教师徐友常写了这样一首诗称赞王健骅:“足跨春城携彩云,手提小家入贫岭。日访千家夜录户,朝拣万珍暮撰文。”

  王健骅常说,人生追求的更应是宽度,在我离开石缸村之前,一定要留下让大家记得住我的项目,几年后回来,还能有人亲切地叫我一声“老王”。

  理想与现实并不遥远,正是因为有了像“老王”这样的一群扶贫干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指日可待。(记者 周燕)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