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昭通频道 >> 永善之窗 >> 正文
明子村:博爱家园铺就群众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3日 17:56: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6月23日一大早,家住永善县溪洛渡镇明子村的王衍会便开始拾掇院落、认真清理餐桌,开门笑脸迎客。2018年3月,得益博爱家园项目的她乐呵呵地购置了桌椅和厨房用具等,办起了农家乐,仅去年的收入就有8万余元。

王衍会认真清理餐桌 杨艳 摄

  “没有3万元的启动资金,开这个农家乐我们还真没有底气。”说起自家的创业过程,王衍会仍心存感激。2012年,王衍会家就建起了三层楼房,却总是打不开致富“门道”,平日里靠着丈夫在外务工补贴家用,还得承受偿还建房借款的压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博爱家园项目实施中,他们申请到了3万元的无息生计发展资金,便将三楼的房间收整出来、修缮了厨房、置办了用品,开起了农家乐。客人不多时,王衍会和家人就能应付,遇到客流量大的时候还得请上五六个人帮忙,由于为人实在,做的饭菜透着醇香的“农家味”,王衍会家的生意越做越好,不仅偿还了部分建房借款,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明子村一角 杨艳 摄

  据悉,博爱家园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根植于城乡社区的一个工作平台,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工作内容,项目涉及硬件建设、生计发展、能力培训、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自2011年以来,在上级红十字会关心和帮助下,永善县共实施了博爱家园项目13个,总投资565万元,修建了避难广场11个,逃生路两条,村活动室5个……明子村就是其中之一。

明子村红十字博爱广场 杨艳 摄

  针对明子村的实际情况,博爱家园项目于2016年在该村投资60万元建设了780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和154平方米的活动室,并有效开展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村民进行应急培训等软件建设……其中的17万元作为生计发展基金,为群众提供期限两年、每户1~3万元数额不等的免息借款,实现资金滚动循环使用,帮助困难村民发展产业,让全村1186户3722人受益。

管护葡萄 杨艳 摄

  和王衍会一样,村民杨成坤也享受到了生计发展资金带来的实惠。今年37岁的杨成坤长期在外务工,并于2015年返回老家办起了养殖业,但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瓶颈。2017年正在他的养猪产业举步维艰时,博爱家园项目的生计发展资金如及时雨般润泽了他,为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如今他400平方米的养猪场内100余头猪每天享受着香喷喷的“饭食”,健康成长的它们每年为杨成坤家创收3万元以上,守着养殖产业,一家人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杨成坤察看猪长势 杨艳 摄

  为实现“授人以渔”式的可持续发展,在博爱家园项目实施过程中,永善县红十字会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听取当地政府、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实施项目,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增强群众自救互救、长远发展的能力。将发展生计“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小额借款、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生计援助模式。并有效帮助项目实施村发展以核桃、花椒、脐橙、草莓、葡萄、猕猴桃等为主的经济林果。同时,依托红十字会工作站在项目村一线开展防灾减灾等10余种知识和技能培训,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好球、好球……”在明子村红十字会博爱广场上,六七名少年正在激战乒乓球,叫好声此起彼伏,不远处正在健身的群众传来欢快的笑声。“以前,没有活动场所时,大家都呆在家里玩,出来的时候很少。”大家纷纷感叹道!

  云南网通讯员 杨艳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